脊椎附近別用按摩槍-這些身體部位高頻敲擊反更受傷 /康健雜誌

近年來風行於健身界及運動界的按摩槍,在各式廣告大力宣傳下,也讓不少全身「頂叩叩」、肌肉痠痛的民眾忍不住想買一支回家試試。

然而,民眾畢竟不是對於醫學解剖熟稔的醫療相關專業人士,使用時一不小心就會因操作不當,對身體造成不良的影響。

按摩槍原理
所謂的按摩槍又可稱為「筋膜槍」,其主要原理是透過高頻震動,提供所謂的打擊(percussion)或振動(vibration)療法。 藉由按摩槍頭的來回震動,迅速向身體的肌肉組織施加壓力,可增加血液流向特定肌肉區域,促進組織血液循環,並進一步幫助減輕炎症和肌肉緊繃。

按摩槍的效用
研究指出,振動療法和按摩可有效地預防延遲性肌肉痠痛(DOMS,delayed onset muscle soreness),可有效降低運動後的疼痛,並在48小時內降低血清中的部分肌肉發炎指數。

另外,少部分研究顯示,運動前按摩,可幫助運動員增進運動表現並減少運動傷害。亦有研究指出,使用按摩槍進行深部振動按摩治療,可改善纖維肌痛症(fibromyalgia syndrome)的臨床症狀與生活品質。

儘管證據顯示使用按摩槍是有益處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對於按摩槍的具體研究以及它們提供打擊療法的振動和幅度,還沒有很多足以佐證的報告。

需注意事項
由於按摩槍可達到較深層的按摩治療,一不小心就可能產生傷害,因此在選擇適當的適應症與操作使用上,還是要小心注意以下幾個重點:

  1. 避免放置在不適合的位置
    由於其高頻震動的特性,應避免在關節、肌腱韌帶、小肌肉處使用,因為這些地方肌肉較少,血管、神經也較接近皮膚表層,高頻的震動,容易造成損傷。另外,頭臉部、頸部、脊椎附近或血管、神經較多處也需要避開以免造成傷害。
  2. 選擇適當的使用時機
    避開急性運動傷害、扭傷、拉傷時使用,此時肌肉正處於急性發炎狀態,不當的使用會讓患處受到過度刺激,造成反效果。另外,有皮膚傷口、局部感染症狀也須避免使用按摩槍。
  3. 特殊族群應避免
    在末梢感覺較差的糖尿病患者、凝血功能異常或是有在服用抗凝血藥物的族群,都不建議使用。另外,孕婦及幼童在未經專業指導時,建議避免自行使用。孕婦在部分穴位的刺激下可能引發子宮收縮反應,幼童需注意避免傷害發育中的骨骼、關節。
  4. 避免使用時間過久
    民眾常會誤認為按摩越大力、越有痛感效果就越好,然而事實上,疼痛反而會使肌肉反射收縮而更加緊繃。

建議使用按摩槍時,避免同一個點停留太久或太針對某一點,這會使得施打部位過於刺激而受傷。因此建議操作按摩槍時,每個部位、每次停留5 ~10秒,重複進行3~5分鐘即可。如果是接觸面積較小的尖形按摩頭,須留意其使用相較於球狀按摩頭,應更減少接觸時間。

雖說按摩槍可減輕肌肉緊繃的症狀,使用上也較不受場地限制,但按摩槍並不能取代伸展運動。

按摩是被動的按壓,伸展是對肌肉主動的延展,兩者都能減輕肌肉緊繃狀態,卻無法互相取代。 如果只是單純的按摩, 只能短暫而無法持續肌肉放鬆的效果。所以建議肌肉緊繃、柔軟度不佳的人,運動完可先按摩,但是接續的伸展運動非常重要,才能進一步促進肌肉的放鬆和肌肉在筋膜內的正常滑動。

資料來源: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blog/3789

小腹凸、腰酸可能是骨盆前傾 2動作「瘦」下來 /大紀元 健康1+1

明明努力做運動了,為什麼小腹瘦不下來?或是常常腰酸背痛?這些現象可能是骨盆前傾造成的,而現代人多有這一問題。別擔心,只要2個簡單的動作,就可以矯正骨盆。

小腹凸、腰酸和翹臀 都可能是骨盆前傾
根據《徒手治療》(Manual Therapy)期刊在2011年發表的研究,在男性中,只有9%的人骨盆是正的,85%骨盆前傾,6%骨盆後傾;而女性只有18%的人骨盆端正,75%骨盆前傾,7%骨盆後傾。

中西醫雙修的復健專科醫師蔡育霖指出,多數人都有骨盆前傾的問題,外觀多少可觀察到。站立時,最下方的肋骨會稍微凸出,腰椎往前凸,屁股很翹且小腹顯胖。若是坐姿,同樣是腰椎明顯前凸,同時有駝背、烏龜脖的症狀。只是,若要判斷是否為骨盆前傾,由醫師量角度仍是最客觀的檢查方法。

多數骨盆前傾的人不會出現不適症狀,因而這個問題常被忽略,通常都是患者不舒服前來就診,才發現是骨盆前傾。

常見的骨盆前傾症狀如下:

  • 下背痛、腰酸背痛。
  • 肩頸酸痛(因為姿勢不正確,造成胸背蜷縮,連帶影響肩頸)。
  • 不耐久站、久走時難以把腰挺直。
  • 膝蓋不適、退化(因骨盆前傾使膝蓋壓力增大)。
  • 體重標準,但小腹明顯較凸、臀部翹。

這些症狀不會一起出現,多是其中1至2種。若有上述症狀,也不一定是骨盆引起的,建議找復健科醫師或物理治療師檢查。

蔡育霖補充,有些說法指骨盆前傾也會造成便秘、經痛,但這兩者的病因很多,很可能與骨盆前傾無關。

4因素造成骨盆前傾 久坐、錯誤重訓最常見
造成骨盆前傾的原因,主要與臀肌和腹肌無力、拉長,以及髂腰肌和豎脊肌的緊繃、縮短有關。

蔡育霖解釋,當腹肌無力維持住骨盆的位置,會造成骨盆往前掉;後下方的臀肌若無力維持住骨盆,也會造成骨盆往前轉。另一方面,當前下方的髂腰肌緊繃,會把骨盆往前下方帶;後上方的豎脊肌收縮,則是把骨盆往後上方拉,因而造成前傾的狀況。

4種常見因素會造成上述肌肉失衡:
久坐:總是坐著的人,臀大肌長時間處於拉長與放鬆的狀態,腹肌也會無力。髂腰肌與豎脊肌則是長期縮短緊繃,導致腰痠及小腹凸。

錯誤的重量訓練:重訓裡容易導致骨盆前傾的是硬舉和深蹲。沒有兼顧核心肌群的錯誤姿勢,例如腰沒有挺直,臀部太翹、腹肌沒有用力且脊椎沒有維持中立位,可能造成下背及豎脊肌的肌群代嘗,代替出力,導致骨盆前傾。

長穿高跟鞋:穿高跟鞋時,大腿連到膝蓋處的股直肌會被拉緊,豎脊肌則是縮短,這都會使骨盆移位。

懷孕:腹肌被過度拉長而無法出力,為保持姿勢平衡,造成後背的豎脊肌縮短。

2組動作幫助肌肉平衡、矯正骨盆
因為骨盆前傾的根本原因是肌肉無力、過度伸展或是肌肉過度緊繃,有兩組簡單動作可以伸展緊繃的肌肉、訓練無力的肌肉,幫助肌肉平衡,從而矯正骨盆,改善小腹凸和腳痠背痛的問題。

蔡育霖提醒,做這兩組動作應量力而為,可慢慢增加次數,重點是不要受傷。

  • 屈膝伸展運動
    髂腰肌由髂肌與腰大肌所組成,它從人體腰椎和髂骨接到大腿內側,過度收縮會造成骨盆前傾,因此該動作目的為伸展髂腰肌。
    1. 採前弓後箭的姿勢,軀幹打直並微縮小腹。
    2. 屁股向前推,使後腳的大腿前側根部有伸展到的緊繃感。
    3. 維持10至30秒換腳,算為一次,每天各做10次。
  • 橋式提臀運動
    因長期久坐會造成臀大肌無力,該動作可加強訓練臀大肌。
    1. 平躺屈膝,腳掌踩地,雙手放鬆,手掌朝下平貼地面,腳與肩同寬。
    2. 微縮小腹,慢慢抬起臀部,大腿稍微用力,使身體呈一直線。
    3. 抬起後約撐住5秒,再慢慢放下回到躺平的動作算一次,一天共做10次。

當橋式提臀運動練到一定程度,可再做進階版:屈膝及腳掌踩地的部份變盤腿,兩腿交叉。因為骨盆前傾會造成髖關節往內旋,盤腿撐起來時,髖關節會往外旋,逹到矯正目的。

資料來源:https://www.epochtimes.com/b5/20/12/23/n12639185.htm

跳繩減肥比健走慢跑都好 還防骨鬆 教你正確做 /大紀元 健康1+1 / 新唐人

許多名人都分享過跳繩瘦身的方法,例如韓國藝人金厲旭就靠每天跳繩至少1000下,瘦了22公斤。跳繩是高效燃脂的減肥運動,並具有增肌耐力、不傷膝蓋等7大好處。

跳繩7大好處 燃脂、增肌耐力、不傷膝
復健專科醫師蔡育霖指出,跳繩是有氧運動跟肌力訓練的結合,可有效燃脂、增強肌耐力、訓練心肺功能且不易受傷。

1. 高效率燃脂,優於有氧舞蹈和慢跑
同樣都是運動30分鐘,據國民健康署資料,跳繩(包含快、慢兩種強度)燃脂效果遠勝於有氧舞蹈、游泳、騎腳踏車、打球、慢跑、快走等運動。運動消耗的熱量雖然與體重、強度皆有關,但跳繩確實能高效率的消耗熱量。

蔡育霖指出,1分鐘跳繩100至140下,持續30分鐘,可消耗約400大卡的熱量,還能達到類似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的效果。

高強度間歇訓練指高強度運動和休息交替進行的訓練方式。HIIT有超強的燃脂瘦身作用,還具後燃效應,運動結束後仍持續消耗更多熱量、燃燒脂肪。

心肺功能正常的青壯年族群適用這套運動方式,即使平時沒太多時間可運動,但只要每天快速跳繩半小時,燃脂效果遠比慢跑2至3小時好。

2. 增加骨質密度
跳繩的跳躍動作可刺激、活化長骨細胞,增加骨質密度。台灣國健署《骨質疏鬆症臨床治療指引》指出,每天跳繩50下,半年後可增加4%骨密度,有效減少骨質疏鬆的發生機率。

3. 提升肌耐力
跳繩可提升肌耐力,對全身的肌肉都有幫助,但主要仍著重在腹部核心肌群、大腿及小腿的肌肉。

  • 軀幹:臀大肌、腹直肌、腹外斜肌。
  • 小腿:比目魚肌、腓腸肌。
  • 大腿:臀部與大腿相連的膕繩肌、膝蓋上方的股四頭肌。

蔡育霖指出,跳繩主要是訓練下肢、臀部和腹部的肌肉,可讓體態變好,減少脂肪、改善較鬆弛的部位。上半身也能藉由跳繩維持一定肌力,因為手臂和肩膀的肌肉在甩動時,需要出力來固定姿勢。

許多女性會在意上手臂的贅肉,因女性的脂肪較容易堆積在手臂、頸後,造成所謂的蝴蝶袖、富貴包。只靠跳繩較難改善蝴蝶袖,但通過跳繩可有效燃脂,減少脂肪堆積,有助避免蝴蝶袖的產生。

4. 強化心肺功能
經由快速跳躍可有效增強心肺功能,使運動更持久,平時工作也不容易很快疲倦,效率更高。心肺功能良好也有助於避免各種心血管疾病。

5. 訓練平衡、增加身體協調性
長期跑步的人容易兩腳肌力不平衡,藉由跳繩可提升小腿肌力及腳踝關節的穩定,進一步增加身體協調性跟敏捷度。

近年來出現「空氣跳繩」,就較難訓練到身體整體的平衡和協調性。

空氣跳繩是指雙手握著沒有長繩的握把,而握把的一端是附有球狀物的短繩,手腕一面畫圓圈、一面原地跳躍。一般的跳繩因為有繩子,能夠讓身體維持在正確、固定的姿勢。而空氣跳繩少了繩子的限制,在重複跳躍時,姿勢就容易失衡。

6. 運動傷害風險低
跟慢跑、球類運動相比,跳繩的運動傷害風險非常低,且不容易傷膝蓋。

7. 器材便宜、方便性高
跳繩很便宜又好攜帶,加上運動空間小,是很適合在都市生活的人們從事的運動。

跳繩會讓小腿變粗嗎?運動前後3件事很重要

跳繩並不會讓小腿變粗而出現「蘿蔔腿」,但跳的過程會使用小腿肌肉,造成運動後出現肌肉充血腫脹,產生腿變粗的錯覺。

其實,跳繩前暖身、運動後確實拉筋、按摩可減緩小腿緊繃的感覺:

  • 暖身:跳繩前一定要暖身,花10分鐘拉伸肌肉即可。
    站立姿勢,腳板先向上勾,以伸展整條腿的後側肌肉;再踮腳尖,伸展小腿前側肌肉。
  • 拉筋收操:收操做10分鐘,以能伸展小腿肌肉的動作為佳,例如,手推牆並站弓箭步。
  • 泡熱水、按摩腳:增加血液循環,放鬆肌肉。

跳繩要循序漸進 3類人要留意
雖然快速跳繩可達到高強度間歇訓練,但剛開始跳的人最好循序漸進,尤其是體能較差者。

理想運動量是,讓你跳繩後出現的肌肉酸痛休息一天就恢復,這代表身體可負荷。若酸痛感超過一天,應等到身體恢復後,稍微減少運動量再漸進增加。

跳繩是安全的運動,腳部有舊傷的民眾,例如開過刀或受過傷,若有疑慮可以先請專業醫生評估。另有3類人跳繩時要特別留意:65歲以上的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平衡感特別差的人。

平衡感差的人容易跌倒,糖尿病患者因末稍神經感覺受損,不容易察覺到受傷,因此跳繩時都要小心。

老年人跳繩要循序漸進且量力而為,蔡育霖建議,先以1分鐘跳50至60下為目標,跳2分鐘休息30秒,一天約跳10分鐘就足夠。等身體習慣再慢慢增加次數,變1分鐘跳70至100下,時間拉長到20至30分,並維持該強度即可。再跳更長時間的效果不一定會較好,還可能造成肌肉酸痛和不舒服。

跳繩選對用具,時間避開飯前、飯後。

選擇好用具,能讓跳繩更安全。繩子重量落在200至300克即可,且繩子長度適中。理想長度是腳踩繩子中間,手拉繩子至身體前方剛好及胸,繩子太長、太短都會增加受傷風險。

跳繩不限空間,室外草地、跑道或室內木板地、水泥地都能進行。蔡育霖提醒,地面一定要平整,在水泥地等較硬的地面跳繩,最好穿有吸震能力、彈性好的鞋子,不能赤腳或穿拖鞋。

以自然站立姿勢進行跳繩,下肢微彎,跳時腳尖先落地,且不用刻意跳高。腳打直、腳後跟著地等動作,是容易受傷的錯誤姿勢。

飯前30分鐘、飯後一小時之內都不建議跳繩。因為激烈運動會造成血液循環流向四肢,影響消化。

資料來源:https://www.epochtimes.com/b5/21/4/2/n12853238.htm

改善三高、慢性病 醫師教你如何超慢跑不傷膝:跑步勿低頭 /聯合報/元氣網

從日本紅到台灣的「超慢跑」,近年廣受熟齡族喜愛,因以較慢速度跑步,可降低對膝蓋的傷害,只需要穿著輕鬆運動服,隨時隨地都可以跑。新冠疫情期間,不少民眾在家原地邊看劇、邊慢跑,一次達到運動、減肥、改善三高慢性病等多重效果,對於不擅長運動的年長者、肥胖族,是很好入門的有氧運動。

小碎步速度 長距離慢跑
復健專科醫師蔡育霖表示,超慢跑是以較高步頻、較短步長,類似「小碎步」速度完成長距離慢跑,平均時數為每小時5到6公里,心率建議每分鐘100到120下,看起來雖然速度慢,實際上腳步快速,屬於有氧運動的中等強度,但不會過度疲累,對長者來說相當適合,也比較不會抗拒。

國人熟知的「運動333」原則,指的是每周運動3天、每次30分鐘、運動心跳達到每分鐘130下。

蔡育霖說,心肺功能不佳的長者較難完成中高強度運動,建議採分段累積方式,以每10分鐘為單位,循序漸進增加。超慢跑在自覺強度量表(RPE)中介於10至12級,屬於輕鬆到中等的中低強度運動。

蔡育霖表示,相較於快走,超慢跑熱量消耗更高、安全性也高,肌耐力不好的長者可搭配一分鐘超慢跑、一分鐘快走,漸進完成30分鐘運動。

跑步勿低頭 以免受傷害
超慢跑時,前腳掌先著地,再後腳跟落地,避免踮腳或踢地板,腰桿打直、肩膀放鬆、手臂自然擺動,呼吸頻率穩定不急促,下巴要微微抬高,眼睛望向遠方,切記跑步時不要低頭,否則後頸部張力過大,加上跑步時身體晃動,就容易受傷。

體適能教練徐棟英指出,超慢跑不僅能減肥,還能降低慢性病危害。建議跑步步頻每分鐘180步,接觸地板時間短、更省力,身體感受舒適,不會喘、心跳也不快。一位竹科高階主管,過去內臟脂肪指數17,遠超過正常值1到9,2年前開始超慢跑,搭配每分鐘180步節拍器頻率,內臟脂肪指數恢復到7,減肥成功。

每天超慢跑 2周瘦3公斤
另一位49歲男性上班族,原本體重105公斤,三酸甘油脂數值724mg/dl、糖化血色素6.5%、空腹血糖116mg/dl,為罹患糖尿病高風險群,經每日飯後超慢跑,一天累積運動70分鐘,2周就瘦3公斤,三酸甘油脂更降到75mg/dl,恢復正常值。

室內外都可 赤腳更健康
超慢跑在室外或室內都可進行,徐棟英建議,在室內赤腳跑更健康,因為足底有許多穴道,赤腳跑可直接刺激穴道,且肌肉與地板接觸更完整,有助於穩定髖關節及膝關節。但沒有跑步習慣的人,嘗試赤腳跑時,足踝、小腿肌肉會有些微不適,建議可先穿鞋跑,漸進地改踩在瑜伽墊上,再進階到赤腳跑。

蔡育霖指出,超慢跑的特色是小步伐、高步頻,可大幅降低對膝蓋的負荷,適合年長者、肥胖族群。此外,有氧運動能改善慢性病、增加心肺耐力,以及幫助腸胃蠕動、改善便祕、促進血液循環,減少肩頸痠痛、手腳冰冷,對工作壓力大的上班族而言,超慢跑也是很好的紓壓管道。

資料來源: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33/6627583

韌帶損傷分級 /蔡育霖醫師

韌帶是跨越關節並用以連接關節兩端骨骼的關節外(extra-articular) 結構, 它們的結構由緊密排列的膠原束組成,沿著韌帶的縱軸幾乎平行排列,因此能夠抵抗拉伸負荷。韌帶的作用是提供被動穩定性並引導關節往可動的方向活動。

當外力被施加於關節試圖將骨骼移動到不正確的方向時,在關節間隙被打開的那側的韌帶將會承受被動張力。 當負荷過多而神經系統提供的動態關節穩定性不足時,韌帶內的膠原纖維就會產生損傷,導致急性韌帶扭傷。

韌帶扭傷的嚴重程度從僅幾根纖維的撕裂到韌帶完全斷裂,後者的韌帶連續性及其穩定作用完全喪失。 根據撕裂的纖維數量和隨後的關節不穩定程度,韌帶扭傷分為三個等級(如圖示),每個等級代表損傷嚴重程度的增加。

Grade I 一些膠原纖維的破壞
Grade II 相當比例的膠原纖維被破壞
Grade III 完全破壞所有膠原纖維

急性韌帶扭傷的處理包括了初始緊急處置,以盡量減少出血和腫脹。

而對於第一級和第二級韌帶扭傷,後續治療著重在促進組織修復(復健儀器治療幫助修復)、防止關節僵硬、防止進一步損傷及增強肌力以提供關節的動態穩定性。部分韌帶撕裂中的膠原蛋白癒合需要幾個月的時間,使用護具或貼紮有助於防止再次受傷,從而促進早期重返運動。隨著受傷風險的增加,後續的復健治療(尤其是神經肌肉訓練) 的繼續是十分重要的。有多達三分之一的人在急性踝關節扭傷一年後仍持續疼痛和主觀不穩定,且在三年內發生再次扭傷的機率也超過的三分之一。

第三級韌帶扭傷的治療可以是保守的也可以手術修復。例如,膝關節內側副韌帶和踝關節外側韌帶可以通過完全或部分固定進行保守治療。也可以通過手術重新連接撕裂韌帶的兩端,然後將關節完全或部分固定約6週。

而在某些情況下(例如膝前十字韌帶斷裂),撕裂的韌帶組織不適合初級修復,就可能需要手術韌帶重建。

近年來復健科對於韌帶這些軟組織損傷有新的治療方法,我們運用增生療法幫助患者加速受傷組織的修復。

增生療法 (prolotherapy) 是把具有促進修復的物質(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RP)或可引導生長因子前往受傷處的物質(高濃度葡萄糖水)注射到受傷的組織,達到啟動修復的目的。復健科醫師可藉由理學檢查及影像檢查(例如超音波、核磁共振)找出軟組織受傷的精確位置,並於臨床治療上運用超音波導引注射的技術,將這些幫助修復的「增生物質」精準地注射至受傷處。

常見的增生物質包括高濃度葡萄糖、自體血小板製劑 (platelet-rich plasma),高濃度葡萄糖可以在慢性受傷的組織處,引發微小的發炎反應,可間接幫助生長因子前往受傷處;而自體高濃度血小板製劑(PRP) 本身含有大量的生長因子,可直接促進組織生長。兩者增生劑的注射對於韌帶損傷的治療都是很好的選擇,可提供手術治療外的另一種進階治療選擇。

走路7000步降失智、防癌!抗老防病這樣走就對了! /大紀元 健康1+1

走路已證實對健康有許多好處,但只有步行的話,足夠人體所需的鍛鍊量嗎?走2000~10000步,會有哪些不同的功效?

抵消增重基因!走路有5大意想之外的好處

哈佛醫學院介紹,走路有5個讓人意想不到的好處:

首先,走路能抵消增重基因(weight-promoting genes)的作用。在超過1萬2千名受試者的增重基因裡,哈佛研究人員發現,每天快走約一個小時的受試者,這些基因的影響減少了一半。

走路還能減低人們想吃各種甜食的慾望,進而幫助減肥。以巧克力為例,英國艾希特大學(University of Exeter)曾進行一項研究,證實步行15分鐘可以抑制想吃巧克力的慾望,甚至能減少在壓力下食用巧克力的份量。

走路看似簡單的動作,卻可以預防、減輕與關節炎相關的疼痛,只要每週步行5~6英里(8~9.6公里)。因為,步行能潤滑關節,並加強周圍支撐關節的肌肉,進而保護關節,特別是最容易出現關節炎的膝蓋和髖關節。

生活中多走路,還可增強免疫力。一項針對一千多名男性和女性的研究發現,每天步行20分鐘以上、每周至少步行5天的人,與每週鍛煉一次或更少的人相比,請病假天數少了43%。這意味著經常走路運動的人不容易生病。即使生病了,他們的病程也更短,症狀更輕。

走路還有助於降低女性罹患乳癌的風險。美國癌症協會一項針對步行的研究發現,每週步行7小時或以上的女性,患乳癌的風險比每週步行3小時或更少的女性低了14%。對於有乳癌高風險因子的女性,如超重或服用雌激素的人,走路也能有保護效果。

走路可以代替所有運動?

了解了走路的好處,是否迫不及待想趕快起來走一走呢?若只有走路的話,足夠人體所需的鍛鍊量嗎?

泰安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蔡育霖表示,走路是值得鼓勵的運動,因為它能帶給人健康的好處,還能打破現代人以久坐為主的生活形態。但是,「一般人若只把步行做為唯一的運動,運動強度其實是不夠的」,他強調。

因為,完整的運動應兼顧有氧運動,以及無氧的肌力訓練和伸展,而走路屬於有氧運動。蔡育霖建議,一般民眾除了走路之外,最好再結合一些中高強度的運動,如跑步、跳繩、騎飛輪、重訓等,有氧與無氧運動交替進行,才能同時達成心肺功能與肌力的訓練。

另外,高強度運動能讓運動更有效率,且能以較短的運動時間達到增肌減脂的效果。但完全沒有運動習慣的人,並不適合直接進行高強度的訓練,理想的做法是慢慢增加身體活動量,以循序漸進的方式養成運動習慣。

美國運動醫學會也建議,成年人每週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或75分鐘的高強度運動。

但是,確實有一部分人,適合以步行為主的運動:

  • 平時久坐、沒在運動的人
  • 不適合劇烈運動的年長者
  • 大病初癒者
  • 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
  • 肥胖者

久坐族群、體能較差者,建議從短時間運動開始,例如一次步行10分鐘,一天三次。

體重過重的人,骨骼沒有辦法支撐身體的重量,若從事較高強度的運動可能造成關節炎。因此肥胖者可以先快走,等體重下降一些,再進行中等強度以上的運動。

讓走路達到更強的運動效果吧!

要讓走路達到好的運動效果,運動強度、走路步數、每次運動時間都不能忽略。

1. 運動強度
跟跑步、游泳、跳繩等強度較高的有氧運動相比,走路的運動強度較弱一些,必須是快走才可能達到中等運動強度。

中強度運動是指運動時人會稍微喘,可以說話,無法哼歌。高強度運動則是運動時很喘,連講話也會有點吃力。

而量化「快走」的定議,是每1小時走5公里,或是每分鐘至少走100 步,才能達到中等運動強度。

2. 走路步數
在日本有一個非常有名的「中之條研究」,調查走多少步可以抵禦哪些疾病。研究最後得出以下結論:

走路2000步可預防臥床不起;
4000步可預防憂鬱症;
5000步可預防失智症、心臟疾病、腦中風;
7000步能降低癌症、動脈硬化、骨質疏鬆症、骨折的機率;
7500步能預防肌少症、體力低下;
8000步能預防高血壓、糖尿病、代謝症候群(75歲以上);
9000步能降低高血壓(正常高值血壓)、高血糖;
10000步能預防75歲以下的代謝症候群;
12000步則能避免肥胖。

一般人步行數目越多,對健康是有好處的。不過蔡育霖表示,年長者是例外。當步行超過8千步以上,對年長者的整體健康、死亡率通常不會有顯著差異。「年長者在6千步到8千步這個範圍就夠了」,他說,能降低死亡率、促進身體健康,又不會太累。

健康的成年人可以挑戰更多步。《國際行為營養與身體活動雜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Nutrition and Physical Activity)曾有研究指出,健康成年人每天可以走大約4千到1萬8千步,而一天1萬步,對於健康成年人來說是一個合理的目標。

3. 每次運動時間
每次快走建議走上30至60分鐘,暖身、收操時間則要另外估算。

梅約診所(Mayo Clinic)建議先慢走5到10分鐘,為運動做好熱身準備。步行結束時,同樣慢走5到10分鐘,為身體降溫。最後,再輕輕伸展四肢。

資料來源:https://www.epochtimes.com/b5/22/6/10/n13756792.htm

奧斯戈德氏病(Osgood-Schlatter Disease) /蔡育霖醫師

小美是個12歲的小舞蹈家,對自己要求極高練舞十分認真,可說平時不是在練舞就是在前往練舞的路上。

這次主訴為 練舞跑步跳躍時雙膝疼痛,因為這個問題她輾轉被轉介至蔡醫師的門診。 她從起初的隱隱作痛到來求診時的踮腳膝出力有撕裂痛感,理學檢查按壓髕骨肌腱下緣連接脛骨粗隆處有明顯的壓痛合併局部腫脹,原地重複跳躍症狀加重,因此立即幫她安排了一個Xray檢查。

Xray影像如附圖,可以明顯看到脛骨近端粗隆骨裂縫隙,最後綜合診斷為青少年膝前疼痛-奧斯戈德氏病。

奧斯戈德氏病 Osgood-Schlatter Disease 是發生於成長發育中的青少年膝蓋疼痛疾病。

主因是青少年處於發育階段,小腿脛骨的生長板尚未癒合,因為高強度的跑跳類型運動導致髕骨肌腱反覆過度拉扯脛骨粗隆上的附著點,導致脛骨粗隆上的二次骨化中心的慢性撕裂傷。

好發於9-15歲屬於快速生長期之青少年,其中常運動的小男生發生率較高,多為單側發作,少部分會是雙側發作。風險因子為患者過度參與各種運動的訓練,常見於需要反覆跑跳的運動項目。臨床上常需要與髕骨肌腱炎(Patellar tendinitis,又稱 跳躍者膝)、Slinding-Larsen Johnsson氏疾病、膝關節皺褶病變 (plica syndrome)、 股四頭肌肌腱撕裂傷等去鑑別診斷。

傳統治療上主要以保守療法為主,急性發作時避免劇烈活動並且適當的休息,可在局部冰敷減輕疼痛並配合復健電療與口服藥消炎止痛藥物來減輕疼痛,等症狀緩解後循序漸進增加訓練運動量並且改給予些許熱療幫助循環增加組織修復。然而此治療過程往往十分耗時,甚至影響許多年輕運動選手訓練與比賽的準備時間。

遇到這個狀況時,會建議考慮增生療法幫助加速組織修復的時間,常用的增生療法內容物為高濃度葡萄糖液,不含類固醇或其他消炎藥,可促進受傷組織的修復,且在超音波導引注射下能目標明確地針對髕骨肌腱附骨點的修復生長。

注射後可先做股四頭肌的等長(isometric)與同心(concentric)肌力訓練並且適當地伸展,等疼痛症狀緩解後循序漸進增加肌力的訓練與本體感覺訓練,最後才是考慮專項的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