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也能高效產出-打造居家工作環境這樣做 /康健雜誌

「被窩=書桌」,短短幾步的通勤距離,是遠端工作讓人嚮往的一大誘因,加上近期受疫情影響,在家工作成為許多人的日常。但你是否有感覺,有時在家工作好像更不容易專注,或是比在公司更容易感到疲累?試試改造自己的「居家工作環境」吧!讓你在家工作也能事半功倍。

打造專屬辦公環境 桌高、鍵盤位置都有訣竅

  • 桌椅高度
    長庚紀念醫院醫院復健科醫師蔡育霖說,適當的桌椅高度非常重要,建議桌高72~75公分,椅高38~55公分最剛好,桌面如果太高,會使軀幹向後傾斜,容易導致上背部問題和圓肩;太低,手臂則會自然提高,易對手腕施加額外壓力。
  • 電腦螢幕
    眼睛與螢幕應距離至少有一個手臂長度(約40~75公分),螢幕頂部略高於眼睛高度,視線對準螢幕中央,螢幕中心點應在視線下方15~20度。
  • 鍵盤
    鍵盤應直接放在面前、距離桌子邊緣約30公分,以提供足夠空間讓你的手臂休息。另鍵盤的最佳高度應是,當你把手放在鍵盤上,手臂能靠近身體兩側輕鬆下垂,手肘大約呈90度角即可。如果是使用筆電,會建議底部可加上可調整高度的筆電架,除了方便隨時調整姿勢,也能幫助筆電散熱。如果想省錢,過去環保署也曾教過大眾可改用寶特瓶蓋或紙捲筒來替代,甚至切半的扭蛋殼也可以。
  • 座位別在燈具下
    若是在燈光較少的環境時,工作桌儘量不要設在燈光下方,因為容易產生暗影,而是選擇在兩盞燈具中間下方擺設,以減少桌上的陰影而干擾視覺;但若是工作區域光源充足,就不需要特別調整。
  • 檯燈
    台灣科技大學電機工程系教授蕭弘清建議,將檯燈放置在慣用手的對側,如右撇子就要將檯燈放在左手邊,避免出現暗影;此外,為避免檯燈的直接眩光,可將燈具壓低至眼睛水平下,或是稍微用紙板遮住。
  • 桌面儘量以深色、 粗糙材質為主
    桌面儘量選擇深色、粗糙的材質,較不容易出現眩光或反光。
  • 不要直接面對或背對窗戶
    最好的照明就是天然採光,顏色最自然漂亮,但要小心座位不要直接面對窗戶或是背對窗戶。面對窗戶做事,容易造成眼睛適應不良;背對窗戶做事,則容易使桌面出現暗影,對比更為強烈,對眼睛也很傷。
    蕭弘清建議,辦公桌應與窗戶垂直,讓陽光從側邊進來,這樣桌上的照度與窗外照度相差不到10倍,眼睛會較為舒適。

別穿睡衣工作 用儀式開啟一天

辦公環境布置好後,還有幾件事情要注意:

  1. 別穿睡衣工作:不少人覺得在家上班的好處,就是可以蓬頭垢面、省去換衣服裝扮的麻煩,但換件衣服,可以幫助提醒大腦「該上班了」,讓自己更快進入工作狀態。
  2. 建立自己的工作儀式:在家工作雖然不用通勤,但起床後也不要立刻開始工作,建議可建立一套自己的「工作儀式」,如泡杯咖啡、冥想15分鐘、做瑜伽等,讓自己準備好再開始工作。
  3. 提醒自己休息:在公司,你可能會在茶水間與同事聊上幾句,剛好休息片刻;但在家,較不會受到他人干擾,很容易一忙起來就忘記休息。建議可設定個提醒鬧鈴,每隔1~2小時就休息15分鐘,當休息後再回到工作上,你會發現自己變得更專注。

在家工作難專心?讓精油香氛幫幫你

若還是覺得居家工作氛圍不大對勁,會心神不寧,此時不妨用一些提神或有助專注的精油與擴香,讓工作效果更加分。

建議可在擴香設備滴上數滴精油使用,或製成空氣噴霧,以每100ml開水加入30~60滴精油,再加入精油助溶劑2ml,使用前搖一搖,噴灑於居家空間。

推薦精油1:天竺葵
對於整天胡思亂想、心神不寧的人,天竺葵有助恢復身心平衡、撫平情緒、恢復自信,以及調節壓力荷爾蒙和掌控欲。

推薦精油2:羅馬洋甘菊
容易恐慌、對環境聲音敏感、自律神經失調的人,可以用羅馬洋甘菊安撫神經、去除煩躁感,讓感官變緩變鈍、降低敏感度,幫助恢復平靜。

推薦精油3:迷迭香
莎士比亞曾在《哈姆雷特》中提到,迷迭香具有促進記憶力的強大力量;不少科學研究也發現,嗅聞迷迭香可以提升記憶75%,對認知力、長期記憶力、警覺性及演算力都有幫助。

推薦精油4:薄荷
薄荷最適合早上使用,可以促進食慾幫助消化,減少心不在焉的情形,並穩定神經系統。

資料來源: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81348

每分鐘狂點滑鼠400下-打電動如何手不痛,醫師教你3招 /康健雜誌

對於每天用電腦的人來說,滑鼠手(腕隧道症候群)是個常見問題,遑論那些需要高強度、高時數訓練技巧的電競遊戲玩家,平均每分鐘使用滑鼠或鍵盤手部活動超過400次,腕隧道症候群對於這些電競運動員而言根本就是個災難!

此外,在高壓力的競賽中全神貫注、身體緊繃卻又必須維持固定坐姿,包括頸部、肩部、肘部至腕部肌肉等都可能產生問題,造成的天鵝頸、肩背痛、網球肘、高爾夫球肘與滑鼠手,甚至因久坐循環不佳引發下肢水腫血栓等狀況產生。

雖然投入電玩競賽的幾乎都是年輕人,也可能因為輕忽身體警訊,而造成永久的職業傷害。此外,習慣長時間打電動的民眾,平時預防復健工作更不能輕忽。

什麼是滑鼠手?導致原因為何?
滑鼠手(腕隧道症候群)是指正中神經在通過手腕處的小隧道被壓迫,這會引起疼痛,刺痛,麻木或痠痛。臨床上常可見拇指至無名指一半的範圍感覺麻木及刺痛,手指的笨拙感,以及人們常常抱怨夜間或清晨有更糟的刺痛感。然而,如果上述症狀合併手無力、鱼際肌肉萎縮,將是更大的警訊!

雖然多種原因可導致此病症,但通常是由於過度使用手腕,使正中神經受到過大的壓力。重複的壓力會導致腫脹和發炎,進而阻礙血液流動。在遊戲的情況下,它與你使用鍵盤和滑鼠的方式,以及桌面上的手部姿勢有關。

從遊戲中減少滑鼠手的步驟

  • 桌面與椅子高度
    適當桌椅高度非常重要。相對於坐椅,桌面如果太高,你的軀幹會稍微向後傾斜,會導致上背部問題和圓肩;太低,你的手臂自然會更高,這會對手腕施加額外的壓力。
  • 電腦螢幕位置
    電腦螢幕的頂部應該略高於眼睛高度,以防止視線往下看導致頸部問題,或駝背造成肩頸疼痛。
  • 鍵盤的正確定位
    鍵盤應該直接放在面前、距離桌子邊緣約30公分,以提供足夠空間讓你的手臂休息。如果鍵盤位於高位且你不得不將手拱在上面,請嘗試別讓手腕直接接觸桌面,可放置軟墊提供舒適的支撐。以確保你的手腕以自然角度休息而不扭曲。
  • 符合人體工程學的滑鼠和手腕位置
    市場上有各種符合人體工程學的滑鼠,可以幫助你的手腕提供良好支持。通常這些滑鼠能細微地改變手的握姿,使得壓力施加在手的基部而非手腕。使用滑鼠時,應移動整個前臂,別讓手腕有過多負荷。
  • 休息一下
    如果你已經出現滑鼠手,那麼應該在整個遊戲過程中調適休息間隔。每小時10~15分鐘的休息時間是理想的選擇,在等待下一輪遊戲開始前,讓你的手腕休息伸展一下!
  • 使用手腕護木
    手腕護木是種有效的解決方案。可從一開始整天戴著手腕護木,直到症狀緩解而只需在晚上穿著它。

打電動想要手不痛 3招手腕練習學起來
手腕鍛練對於腕隧道症候群幫助很大。於空閒時間,請試著在一整天內結合以下3個練習。起初或許讓人感覺改善不大,但經過一貫練習,它將能夠緩解你的痛苦。

第一招:向下彎曲

  1. 伸直手臂,使手掌面朝向地板。
  2. 自然垂放手指,用另一隻手將向下的手掌向你彎曲,這樣手腕和手之間會有一個小角度。不需要施加太大的力道,伸展至舒適的感覺即可。
  3. 保持姿勢10~15秒後放鬆。
  4. 另一手重複相同步驟。

第二招:大拇指伸展

  1. 將手放在面前,手掌朝上,拇指朝外。
  2. 輕輕地將拇指拉向你。應該感覺到手腕底部略微伸展。
  3. 保持10秒鐘。
  4. 另一手重複相同步驟。

第三招:掌面推牆

  1. 面對一臂長度距離的牆壁。
  2. 將手臂放在你的側面並旋轉它,使手指指向地面,手腕下側朝上。
  3. 將手指靠在牆上並推動,直到手掌接近牆壁。逐漸這樣張開掌面五指,直到手腕底部幾乎接觸到牆壁,你會感覺到手腕和前臂下方的伸展。
  4. 另一手重複相同步驟。

腕隧道症候群疼痛難耐 得靠多元治療+復健
初期保守治療包含上述腕部活動習慣的改善、適當休息,會痛醒的病人在睡覺時使用手腕護木固定,以減少疼痛發生,另外在藥物使用上,可使用口服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s),若無效則可再考慮使用超音波導引局部類固醇注射止痛,新式治療如葡萄糖水注射,做神經解套術與體外震波都有很好的療效。

如果以上保守治療皆無效,尤其肌肉持續無力萎縮,經肌電圖檢查確認,則可進一步考慮開刀接受腕隧道放鬆術(carpal tunnel release),術後搭配復健能有良好的恢復。

資料來源: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9391

手腕痛一直沒有好怎麼辦?醫曝:三角軟骨受傷了 /聯合新聞網/元氣網

這次東京奧運會中華隊的熱門奪牌運動其實多數都是三角纖維軟骨損傷的高風險族群。三角纖維軟骨損傷常見於握球拍或棍棒的運動,以及那些會需要大量使用手腕尺側造成尺骨反覆壓縮負荷或猛力手腕牽引出力的運動,例如羽球、網球、桌球、體操、舉重、柔道及籃球等。此處受傷後,可能造成手腕疼痛、痠脹、握力降低、手腕扭轉時會疼痛或出現聲響、手腕活動度下降、手腕尺側局部壓痛等問題。疼痛會大幅降低特定的運動表現及日常生活功能,產生很大的困擾與不便。

那麼究竟要如何改善上述症狀呢?讓我們來看看泰安醫院復健科–蔡育霖醫師的詳盡圖文說明吧。

什麼是「三角纖維軟骨」?
三角纖維軟骨的全名是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 (triangular fibrocartilage complex, TFCC),位於手腕的尺側 (靠小指側),由一群韌帶及纖維軟骨所組成,包括遠端橈尺骨韌帶、眾多尺腕骨韌帶、尺側伸腕肌腱腱鞘與三角纖維軟骨等,合稱為「複合體」。

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的範圍不大,就在前臂與手腕交接的尺側一小塊,但卻很重要。它負責維持遠端手腕關節的穩定性與承受及傳導來自手部的壓力,讓手腕在運動時能同時保持穩定度又能活動順暢。

三角纖維軟骨受傷的原因
長時間手腕過度使用,手腕反覆旋轉尺屈的動作容易造成尺骨反覆壓縮使三角纖維軟骨過度負荷而損傷。常見於運動族群例如球類運動的羽球、網球、桌球與需要手腕負重的健身、舉重、體操,某些手腕使用密集工作例如理髮美容及餐飲業都是高危險群。

再者就是外傷,像是跌倒時手掌撐地或手腕突然急速扭轉 (例如籃球、柔道等運動、車禍外傷、搬重物拉扯)。

因此,在球拍運動的握拍姿勢就十分重要,以羽毛球握拍為例,正確的握拍方式就像我們要握手或握菜刀一樣,虎口和球拍框的內側成一直線,手掌小魚際肌在準備揮拍時靠在球拍握把,揮拍時可用小肌肉群吸震,而不是直接讓球拍握把撞擊手腕中間的腕骨。小指、無名指、中指自然併攏,食指和中指微微分開,大拇指的內側和食指貼在球拍握把上的寬面上將球拍握住。而錯誤的握拍姿勢往往會發生在手腕過度彎曲或使用錯誤的力學姿勢擊球進一步造成手腕損傷。

如何檢測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受傷
在理學檢查部分,可運用以下幾項簡易的檢查來測試:

三角纖維軟骨擠壓測試 (TFCC compression test): 檢查姿勢為將手腕呈過度伸張以及尺側偏移姿勢,將手腕往前臂尺骨方向擠壓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陽性測試會引發尺側手腕疼痛和摩擦音。

尺側中央窩現象 (fovea sign): 直接用手在尺骨中央窩按壓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會有疼痛點。

在影像學檢查方面,起初可藉由X光檢查來排除其他結構性疾病,而超音波檢查(Ultrasound)或核磁共振顯影(MRI) 則可進一步找出破裂或受損的部位,然而關節鏡檢查仍是診斷的黃金標準,醫師在必要的時候會安排此檢查。

在影像學檢查方面,起初可藉由X光檢查來排除其他結構性疾病,而超音波檢查(Ultrasound)或核磁共振顯影(MRI) 則可進一步找出破裂或受損的部位,然而關節鏡檢查仍是診斷的黃金標準,醫師在必要的時候會安排此檢查。

急性期若有嚴重紅腫發炎等症狀,則可使用口服止痛消炎藥改善發炎腫痛。待紅腫減少後,可使用復健儀器治療包括石蠟浴、治療用超音波、電療、低能量雷射等,加速受傷組織修復與緩解疼痛。

另外,復健科醫師會運用超音波檢查進行精準的超音波導引注射,針對受傷處直接進行注射可幫助受傷組織加快修復,一般會利用高濃度葡萄糖水或自體血小板血漿(PRP)進行增生治療,能對患者的疼痛症狀、關節活動度及功能都有明顯的改善。不過,如果以上非手術性治療經過3-6個月都還未痊癒,並合併有關節不穩和手腕無力等情形,則須由醫師進一步評估是否安排腕關節鏡手術。

三角纖維軟骨損傷的復健運動
在急性期過後,則可開始進行肌力訓練與伸展運動,需注意所有運動過程都不應伴隨任何疼痛,適當的動作調整,可避免不良的動作產生導致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繼續受傷。

手腕伸展運動
伸展運動是把目標肌肉及肌腱拉長,讓肌肉內的肌肉纖維伸展、利用牽張反射放鬆肌肉。它能減低肌肉繃緊所引致的疼痛與增加肌腱及關節的柔軟度及活動幅度,手腕靜態伸展能安全且有效地伸展肌肉肌腱。

  • 手腕伸肌伸展運動 手腕屈肌伸展運動
    將患側手手肘伸直,掌心朝下或朝上,另一手將患側手腕往下彎曲,維持10秒鐘,反覆做10次,每日做三回。

等長收縮訓練
在傷後6~8週,可運用彈力繩幫助訓練前臂旋前肌群及手腕伸肌肌群。等長收縮的運動是指在關節靜止的狀態下收縮肌肉,避免活動到尚未痊癒的手腕關節但又能使關節附近的肌群獲得少量的肌力訓練。

  • 旋前肌群等長收縮訓練
    拉住彈力繩,將手腕維持在掌心朝下的位置10秒鐘,再放鬆,反覆做10次,每日做三回。
  • 伸肌肌群等長收縮訓練
    拉住彈力繩,將手腕維持在往上翹的位置10秒鐘,再放鬆,反覆做10次,每日做三回。

自由重量訓練
傷後約8~10週,當等長收縮訓練持續數日且無疼痛後,可進行自由重量訓練。

  • 伸肌訓練
    手握裝滿水的寶特瓶,掌心朝下,將手腕往上翹起,維持10秒後放鬆休息,反覆做10次,每日做三回,若有產生疼痛或其他的不適感就要停止休息。
  • 屈肌訓練
    手握裝滿水的寶特瓶,掌心朝上,將手腕往上屈曲,維持10秒後放鬆休息,手腕放鬆時,不要過度往下,回到水平位置即可,反覆做10次,每日做三回,若有產生疼痛或其他的不適感就要停止休息。
  • 旋前旋後肌群訓練
    利用摺疊傘,上臂夾緊,前臂做旋後→正中→旋前緩慢來回運動,反覆做10次,每日做三回。因槓桿原理,摺疊傘拉的越長,重量越重,可依手的恢復狀況做調整喔!
  • 抓握力訓練
    可利用橡膠球或握力器,將手握緊,維持10秒後放鬆休息,反覆做10次,每日做三回。

資料來源: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9391

新手爸媽最常遇上媽媽手 復健醫師揭「治療腫脹疼痛方式」 /健康醫療網

長期不正確抱小孩,小心誘發媽媽手!臨床上最常遇到就是新手爸媽因媽媽手緣故就診,除了因不正確抱小孩姿勢,有些新手媽媽因親餵空擋需要手擠乳埋下媽媽手的危險因子。泰安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蔡育霖指出,媽媽手疼痛加上育兒累積的睡眠不足,長期下來就可能造成生活困擾。

媽媽手別輕忽 嚴重恐使手腕受限制 
事實上,媽媽手主要是因生活中需要反覆使用拇指與橈側手腕動作,導致橈側手腕肌腱周圍的腔室腫脹,進而壓迫到伸姆短肌及外展姆長肌等肌腱和腱鞘,使得肌腱的通道變狹窄、肌腱和腱鞘發炎腫脹。蔡育霖醫師表示,患者除了會出現手腕姆指側疼痛,也會因疼痛導致大拇指及手腕的活動受到限制,除了新手爸媽,像銀行員、服務生、護理師等都屬於高危險族群。

治療急性期媽媽手 護腕加上局部冰敷
治療上,可分為急性期、亞急性期以及慢性期等不同時期的治療方式。蔡育霖醫師解釋,若手腕拇指一動就痛,且伴有紅腫熱就屬於急性期,除了可使用護腕來固定保護,嚴重腫脹痛時,可於兩日內,於患部局部冰敷以減少腫脹及疼痛,若手腕橈側肌腱紅腫熱逐漸消失,但手部活動時仍感到疼痛則屬於亞急性期,可藉由復健物理治療、藥物治療、乾針、針灸治療或手肘近端肌肉按摩幫助紓緩症狀。

長期飽受媽媽手困擾 醫師:必要時應盡快治療
至於慢性期則是雖手腕拇指疼痛減輕,但日常使用仍有需些許無力的患者,這時則可增加手腕肌力的訓練並適度的伸展,以避免肌腱腱鞘的沾黏。蔡育霖醫師呼籲,若長期有媽媽手困擾,就應盡快尋求專業醫師協助,透過評估給予合適治療,才能避免影響日常。

資料來源: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9391

頸部好姿勢 3招趕跑疼痛 /聯合報/元氣網

「醫師,為何我的脖子轉動時總是卡卡的?」、「醫師,為何我脖子常一邊痠痛?」、「醫師,為何我會脖子麻到手?」身為長期低頭族、電腦族、沙發族、睡不好的你,是否也有以上困擾呢?找按摩師推拿,效果總不持久;買止痛藥貼布又怕藥物傷身;但不處理又擔心症狀變嚴重最後需要開刀。

頸部疼痛是現代人常見的困擾。疼痛的原因非常多,但在復健科的病人中,最常見的頸部症狀,都是源自於我們生活中的不正確姿勢與過度使用,「頸部壞姿勢」有四大族群:

低頭族和駝背族
現代人手機、電腦不離身,滿街低頭族總是駝著背,垂頭喪氣。脖子負責承受頭部重量,正確姿勢應保持耳朵垂直肩膀,下巴微微後縮,當我們頭向前凸時,頸部壓力驟增,便造成頸部傷害。

歪頭族
許多人喜歡歪著頭夾著電話做事,或辦公時電腦放一側轉著頭辦公,或躺在沙發上,頭靠著扶手追劇。這些姿勢使脖子一直呈現歪斜狀態,對頸部的壓力、骨骼韌帶都會造成傷害。

高枕族和低枕族
有人習慣睡過高的枕頭,有人則不愛用枕頭,喜歡平躺睡,睡眠占非常多的時間,枕頭過高或過低,都會因姿勢不正確,造成頸部長時間傷害。枕頭過高會造成頸部前彎,過低則造成頸部後仰。正確的枕頭高度應使頭部呈現水平,注意枕到頭一定也要枕到脖子,睡覺時不要讓脖子呈懸空狀態。

懶人坐姿族
許多人愛在沙發或床上做事或滑手機,而這種半躺半做的姿勢,不只傷腰,更是傷害頸部。這也是往往假日放鬆在床上攤一天後,隔天卻腰痠背痛的常見原因。這樣的姿勢長期下來後,對我們頸椎也是很大的傷害。

若常有頸部疼痛症狀的話,請記得以下「頸部好姿勢」的三重點,並在生活中時時提醒自己維持好姿勢:

  1. 身體挺直不駝背:想像自己正在量身高,使身體呈現挺直放鬆的狀態。但也不必刻意過度挺胸而造成脊椎的壓力。
  2. 眼睛平視前方:當我們專注事物,看電腦、書本、手機等,應將高度放於眼前水平或下方5至10度。不應過低而造成駝背與低頭。
  3. 下巴微收:保持下巴微收狀態,不必刻意擠壓出雙下巴,使耳朵與肩膀呈垂直,這是頸部壓力最放鬆的姿勢。

我們了解了頸部好姿勢和壞姿勢後,建議以下頸部自我保健運動,根據美國運動醫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ACSM)的伸展運動指引,建議在家中可做以下三種頸部自我保健運動,每周3次,每次30秒,重複3組,透過平時的自我保養與肌群訓練,讓疼痛遠離。

若頸部疼痛沒有緩解或加重,記得尋求復健科醫師協助,找出問題根本的原因,接受進一步的診斷與治療。

三種頸部自我保健運動

  1. 縮下巴運動:身體挺直不駝背,眼睛直視前方。像擠雙下巴一樣,將頭部水平後縮,做縮下巴的動作。感受後側頸部肌群收縮的感覺。
  2. 後頸部伸展運動:將雙手環抱於後腦勺。深吸氣,吐氣時頭部緩慢向後仰。雙手向前上推,頸部後側持續用力向後推手,抵抗手部的力量。感受後側頸部和上背部肌群收縮的感覺。
  3. 側頸部伸展運動:將臉部朝向正前方,以左手舉過肩繞過頭部,將手掌貼於右耳上,以左手輕拉,將頭部往左側偏。感受右側頸部肌群伸展的感覺。以同樣方式再做對側的頸部伸展。

資料來源: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9391

50歲後可能面對的毛病 肩膀關節卡卡舉不起來 /健康醫療網

許多人到了50歲,便開始肩膀怪怪的,有時候會痛、有時候卡卡的活動不順暢,嚴重一點的甚至手無法舉起,這種五十肩稱「冰凍肩」或「肩關節囊攣縮」。其真實的學名應該是「粘連性肩關節囊炎」。關節裡面因發炎、沾黏、變硬,不再順利滑動。使得手因此無法順利抬起,無法做某些動作。

肩膀活動受限疼痛 可能罹患五十肩
可能會出現的症狀有,睡覺壓到肩膀會痛;睡覺時因為肩膀太久沒動會疼痛,甚至痛醒;天氣冷的時候肩膀會比較不舒服;穿脫 T 恤之類需要大角度活動肩膀的動作時會很痛;女性穿脫內衣時,肩膀活動會有困難;手抬不起來,向前向上舉無法180度貼在耳朵上。

肩關節活動角度卡住是因為關節囊裡出問題造成的,通常肩關節活動受限的程度依序會是外轉、外展、內轉。蔡育霖醫師解釋,前三個月的第一階段疼痛期,主要症狀是疼痛,很容易被診斷成其他問題,例如肩峰下滑囊被夾之類。但是第一階段快結束時,活動角度受限的問題開始浮出,變得比較好診斷。三至六個月的第二階段稱為僵硬期,疼痛減緩,主要變成活動角度卡住。到了第三階段的恢復期,冰凍肩逐漸解凍,活動角度慢慢變大。

受傷未及時治癒 恐將提早引發五十肩
哪些原因使得五十肩提早發生?先天結構不良(鉤狀肩峰),容易引起夾擠症候群,肩部長期疼痛,會讓肩部活動度下降,引發五十肩。或外傷引起,如直接撞壞關節,發炎沾黏;或以石膏固定太久,拆除後發現五十肩;或受傷當下並未妥善治療,使肩部活動軌道歪掉,增加耗損度,日子久了便出現。

其他如:先天性全身疾病、營養不良、貧血,都是五十肩的高危險群。或是太瘦的人,肩部沒有肉,肌肉是身體穩定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特別是肩部活動度大,每次移動都需要肌肉帶動關節活動。

治療皆需搭配復健運動 效果更佳
通常復健治療有關節囊伸展等徒手治療、肩胛骨復位手法,亦可考慮局部或全身麻醉後的鬆動術;蔡育霖醫師也提到,鐘擺、爬牆運動、電療,最好能搭配深層熱療效果較佳。有皆患者需要於關節內注射類固醇,可減輕疼痛、失能,配合物理治療效果更佳,有時需施打4至9次才有效;或是注射玻尿酸可增加外轉幅度。保守治療12個月後若無效,則需考慮關節鏡等手術或神經增生療法。

資料來源: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9391

膝蓋痛怎麼辦?50歲後可能要面對的疼痛 /健康醫療網

人到了50多歲,若沒有保持運動習慣,會漸漸開始感到膝蓋活動不太靈活、關節處有點腫脹感、有時無法完全伸展,或是活動時聽到摩擦的聲音。甚至嚴重時在活動時會覺得有些疼痛,或是一段時間沒有活動,就感到關節很僵硬。新北市立土城醫院復健科醫師蔡育霖表示,這有可能是退化性關節炎的表現,針對不同程度的退化治療方式也不同,一般而言,越早治療效果越好。

膝關節不適先減重 減少下肢壓力
根據歐洲骨質疏鬆與骨關節炎醫學會(ESCEO)的膝關節退化治療流程,一般會建議患者治療前先控制體重,減少膝蓋負擔。蔡育霖醫師說明,生活中應避免過度跑、跳、蹲、跪、爬山等負重運動,游泳或於水中走路很適合膝關節退化的族群,可以訓練肌力,同時又利用水的浮力減少關節負擔;也建議適當時使用扶手、拐杖等輔具,以手分散下肢壓力。

治療四階段 口服葡萄糖胺尚有爭議
治療分為四階段,階段一,在關節有症狀時口服葡萄糖胺,疼痛時給予口服含乙醯胺酚止痛藥及外用痠痛藥膏,並搭配熱敷、電療、貼紮、徒手治療等復健療程。蔡育霖醫師補充,葡萄糖胺在使用上有部分的爭議,美國骨科醫學會認為葡萄糖胺幫助不顯著,而歐洲骨鬆與骨關節炎醫學會指引則認為有效,建議每日服用1500毫克的葡萄糖胺即可。

階段二會給予口服非類固醇類止痛藥加上關節內注射,如注射玻尿酸,其成分能幫助軟骨修復,每半年一次療程;關節內注射類固醇可有效消炎緩解急性疼痛,可減少口服消炎止痛藥的使用;另外還有稱為增生療法的新式注射方法,蔡育霖醫師說明,將高濃度葡萄糖水或自體血小板生長因子(PRP),直接注射於膝關節面軟骨和周圍軟組織等病灶,以刺激組織重新修復,進而增加組織強度以穩定膝關節、改善疼痛,同時也可幫助磨損的軟骨增生。

膝關節退化患者 治療後建議運動防止功能下降
若疼痛效果控制不佳時,醫師將處方短期併用較強的鴉片類止痛藥及抗憂鬱藥物,幫助控制。蔡育霖復健醫師進一步說明,假若關節嚴重變形且疼痛持續影響生活品質時,則可考慮手術置換人工關節,以減少疼痛、矯正畸形,同時保持膝關節運動的穩定性。

儘管疼痛和功能受限會給關節炎患者的身體活動帶來挑戰,但定期運動對於控制這些疾病至關重要,與相同年齡和性別的健康個體相比,身體活動減少的關節炎患者更容易出現肌肉萎縮和體重超重。蔡育霖醫師提到,運動可保持、改善肌力與攝氧量,防止功能下降,還能減經疼痛與關節僵硬,更可減少心血管疾病、骨鬆等合併症發生,在控制良善的狀況下,建議循序漸進的運動。

資料來源: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8949

退化性關節炎可以運動?醫:幫助控制疾病 /健康醫療網

退化性關節炎的患者,因為關節處軟骨的退化、磨損,造成活動上容易疼痛、甚至關節變形,進而抗拒太大動作,更遑論運動。新北市立土城醫院復健科醫師蔡育霖表示,儘管疼痛和功能受限,會給關節炎患者帶來挑戰,但定期運動對於控制這些疾病相當重要。當身體活動減少和疾病出現,與相同年齡和性別的健康個體相比,患有關節炎的個體更容易出現肌肉萎縮和體重超重。

運動改善肌力 減輕疼痛與關節僵硬
有許多研究指出,運動可保持或改善肌力和攝氧量,從而最大程度地減少或防止功能下降,蔡育霖醫師提到,還能減輕疼痛和關節僵硬,同時有助於控制體重,減少合併症,例如心血管疾病,第二型糖尿病,代謝症候群和骨質疏鬆症,並改善心理健康和生活品質。

關節炎患者運動前 應請醫師評估
關節炎患者欲運動前,應諮詢醫師建議並測試。蔡育霖醫師表示,於關節發炎、腫脹、疼痛時,禁止進行高強度運動,可以輕輕移動關節;急性發炎時也不宜進行運動測試;使用自行車腿部測試或手部測試痛苦較少,並可更好地評估心肺功能。測試前應暖身,並於過程中監控疼痛指數。肌肉力量與耐力可使用標準流程測量,但疼痛可能會影響關節的肌肉收縮。

錯誤迷思:運動加劇疼痛與損傷
許多人會認為,運動會加劇關節損傷、疼痛、疲勞,尤其負重運動更是萬萬不能。蔡育霖醫師強調,這是錯誤迷思,運動不僅安全,研究也指出可以減輕疼痛、疲勞、發炎和疾病病程。關節炎患者應以漸進方式增進運動強度與運動量。運動處方與健康成年人一致,內容可考慮患者的偏好,以提高對於運動接受度與持續性。

虛弱、嚴重患者 可先短時間有氧運動適應
有氧運動的目的為在不痛的情況下改善心肺功能,但非常虛弱或是關節受限患者,長期連續進行較困難,應先短時間適應。蔡育霖醫師分享,美國運動醫學會的運動測試與運動處方指引提到,沒有明確證據表示關節炎患者不能從事高強度運動,但患者通常肌力與心肺功能較弱,因此進行高強度運動前應仔細評估。

阻力訓練改善疼痛 伸展運動增加活動範圍
阻力訓練可提高肌力與耐力,也可改善、減輕疼痛。指引中也提到,伸展運動的柔韌性訓練,可以增加運動範圍和避免關節的負面影響。關節炎患者應在一天中最不疼痛時進行訓練,運動前應充分熱身,後也應收操,都可幫助減輕疼痛。蔡育霖醫師提醒,在進行不熟悉運動時,肌肉關節會出現微量不適,是正常的,不代表關節會受損,運動後2至3天也可能出現延遲的肌肉酸痛,千萬不要因此卻步,運動的好處超乎想像。

資料來源: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9344

貝克氏囊腫 (Baker’s cyst) /蔡育霖醫師

老王是位60歲的公司主管,平時週末喜愛到郊山步道走走,然而最近運動後就一直覺得左膝脹脹的,蹲下去膝蓋有點卡卡,甚至發現後膝窩出現一個小腫塊。
因為這個腫塊,他嚇得趕緊來到 #蔡醫師 的門診。

經過問診、理學檢查與超音波檢查後,診斷為急性膝關節炎合併膕窩囊腫,也就是大家或多或少也聽過的「貝克氏囊腫」。

#貝克氏囊腫 Baker’s cyst 的形成原因多是因為膝關節損傷和過度使用,這些損傷會使膝關節發炎並分泌大量關節液,過量的關節液會被擠到其他地方並形成囊腫,其中又以膝後膕窩內側的小腿腓腸肌和半膜肌間空隙突出囊腫最為常見。

在症狀上會感覺到膝關節腫脹,甚至會脹到小腿肚,導致病患的膝蓋很緊很痛,活動受限制,膝蓋僵硬沒法彎曲,在長時間活動或站立後不適感加劇。

貝克氏囊腫怎麼治療?
貝克氏囊腫的治療需先釐清造成囊腫的原因,如退化性關節炎、半月軟骨創傷等,並針對主要病因做治療,而後續囊腫大多會緩解。治療上應先避免劇烈活動並且適當的休息,可在局部冰敷減輕疼痛並配合復健電療與口服藥消炎止痛藥物來減輕疼痛。

必要時可使用 #超音波導引 技術將過多的關節液抽出,並依照病患的臨床症狀的急慢性差異,進一步考慮後續注射 #類固醇 幫助消炎或 #增生療法 高濃度葡萄糖水修補受傷的囊腫部位。

貝克氏囊腫一般不需手術治療,但若症狀嚴重且反覆復發則可考慮用關節鏡手術治療。

大部分的貝克氏囊腫不會帶來長期問題,在膝關節急性受傷時可掌握 #PRICE原則,好好保護受傷的地方,避免後續產生囊腫。

  • Protection(保護患處):受傷時必須停止正在進行中的運動。
  • Rest(適度休息):適度休息不過度使用受傷的部位。
  • Ice(冰敷):剛受傷時會有局部腫脹的現象,可用冰敷來消腫。
  • Compression(壓迫患處):適度的包紮或貼紮可以避免疼痛的部位移動,同時可減少腫脹與給予保護。
  • Elevation(抬高患處):把患處放在比心臟高的位置可幫助肢體消腫。

後續蔡醫師用超音波導引技術將過多的發炎關節液抽出(足足有30cc之多),並以單一針孔換針技術注射藥物,以最少的針口同時完成抽水與藥物注射,減少患者額外的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