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兒童構音與音韻 /蔡育霖醫師

構音 (Articulation) 和音韻 (Phonology) 皆與聲音產生的方式相關。

構音是指發出聲音。 聲音的產生涉及嘴唇、舌頭、牙齒、上顎(口腔頂部)和呼吸系統(肺)的協調運動。 還有許多不同的神經和肌肉用於說話。患有構音障礙的孩子在正確形成語言聲音方面存在問題。

音韻是指將聲音放在一起構成單詞的模式。患有音韻障礙的孩子可以正確地發出聲音,但可能會在錯誤的地方使用它們。

大部分有構音異常的孩子構造及神經系統是正常的,而是在口腔靈活度、協調度、錯誤發音習慣及個性上等因素造成的。發展性構音異常可以參照孩子的年齡來做界定,多數會隨著孩子年齡發展後就會改善。

林寶貴等人(2007)研究指出,3歲幼兒已能精熟「ㄚㄛㄜㄝㄞㄟㄠㄡㄢㄣㄤㄥㄦ一ㄨㄩ」等16個韻母,然其早期(1993)年的研究認為「ㄩ」音的發展要到3歲半時才能精熟。韻母的發展為單韻母→複韻母→聲隨韻母。

華語的聲母音韻發展順序依序為塞音→塞擦音→擦音→捲舌音。 「ㄈ」音因為涉及台語母語的影響,因此在不同的研究中出現不一致的發現,王南梅等人(1984)的研究指出3歲以前的兒童已有75%的正確發音率,但在林寶貴(2007)與卓士傑(2008)的研究中則顯示4歲或4歲半才可正確發出此音。「ㄐㄑㄒ」三個舌面前音(塞擦音/擦音),「ㄒ」音是較晚發展出來的,可能要到3歲半至5歲之間才會發展。「ㄗㄘㄙ」三個舌尖前音(塞擦音/擦音)習得的年齡約在3至6歲之間,其中「ㄙ」音是較後發展出來的語音。「ㄓㄔㄕㄖ」等舌尖後音(捲舌音)則是最晚發展出來的聲母語音。

構音的錯誤是循著一定規則產生的,即是一種音韻歷程。常見的包括:塞音化、舌根音化、不送氣化、不捲舌化、塞擦音化、邊音化、字首子音省略等。

以下附圖表格為蔡醫師整理自林寶貴教授等人 “學前兒童語言障礙評量表指導手冊.” 台北: 教育部特殊教育工作小組 (2007). 華語兒童聲母習得年齡,因研究採取通過標準與樣本差異而各研究結果不同,網路上也有許多人整理了綜合鄭靜宜等人(2003)、林寶貴等人(2007)與卓士傑(2008)的版本,但蔡醫師仔細看了多張表格發現這些綜合整理的版本多為拼湊資訊而非原出處文章個別真實內容,因此決定只擇一研究內容來呈現表格。然而因兒童語言學習個別差異性極大,因此年齡僅供參考,並非絕對標準,臨床工作者或關心兒童發展的教師及父母,應將重點放在了解其發展的年齡範圍。

扁平足-扁平足三兄弟 /蔡育霖醫師

蔡醫師平時在兒童復健門診時常有家長帶著小孩來看扁平足的問題,過去在長庚醫院也曾在復健科晨會專題討論報告兒童扁平足診斷與治療實證,因此會有一系列的內容想向各位讀者介紹扁平足這個疾病。

臨床上蔡醫師在扁平足孩子的腳上,第一眼常會看到以下三個共同表徵,我稱他們為 扁平足三兄弟。

  • 內側縱弓塌陷
  • 拇趾外翻
  • 足跟歪斜

內側縱弓塌陷: 兒童到了2歲之後,通常會形成一個坐姿可見的內側足弓;然而足弓可能會因站立承重而塌陷,從而產生類似扁平足的外觀,所以這是需要去仔細辨別的。

內側縱弓擁有彈性的功能來為身體分散外力給腳部的衝擊。因此足弓的塌陷可能會導致足部容易有痠痛的產生。

拇趾外翻: 拇拇趾外翻與扁平足有著高度關聯,趾外翻依據腳大拇趾往身體外側偏移的度數,可再分為4種程度[1] 。

正常 < 15度,輕度15-20度,中度20-40度,重度 > 40度。

足跟歪斜 : 足跟歪斜外翻是扁平足常見的外觀。然而,兒童正常的足部發展也是從足跟外翻逐漸到與地面垂直的,隨著年齡的增長,多數的孩童扁平足與足跟外翻角度都會逐漸改善[2] 。從3歲兒童站立時足跟外翻4度,到7歲時的腳後跟與地面垂直對齊。

國外研究指出在2歲或以下的兒童中,有97%的扁平足盛行率。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盛行率會急劇下降,只有4%的孩子在10歲時仍有扁平足的問題[3] 。這個證據支持了大多數小兒扁平足在最初十年發展過程中會自行改善的信念。

不過,有扁平足疑慮或煩惱的家長,歡迎到蔡醫師門診進一步討論喔。

Reference :
1. Ray, J. J., Friedmann, A. J., Hanselman, A. E., Vaida, J., Dayton, P. D., Hatch, D. J., … & Santrock, R. D. (2019). Hallux valgus. Foot & Ankle Orthopaedics, 4(2), 2473011419838500.
2. Carr, J. B., Yang, S., & Lather, L. A. (2016). Pediatric pes planus: a state-of-the-art review. Pediatrics, 137(3).
3. Morley, A. J. M. (1957). Knock-knee in children.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2(5051), 976.

兒童3C產品使用 /蔡育霖醫師

隨著科技進步,現代生活已與3C產品密不可分。似乎孩子只要拿到手機或平板,家庭就能得到短暫的平靜,父母就能得到喘息與救贖

但真的可以給孩子使用3C產品嗎?使用上是否有什麼事情該注意呢?
蔡醫師將會在這一系列討論對於兒童3C產品使用 的看法與蔡醫師家裡是如何執行的。

蔡醫師總是認為對於人類行為的進一步了解,多數能幫助我們做出更聰明的決策。插播推薦 2017年諾貝爾奬得主 行為經濟學之父 Richard H. Thaler的《不當行為》這本書,真的很讚。

因此,首先蔡醫師會先去了解以過去的經驗或研究結果,專家們對於兒童3C產品使用的想法與建議。

美國兒科醫學會 於2016年提出對於家長的建議 (與蔡醫師的翻譯見解)

  • Avoid digital media use (except video-chatting) in children younger than 18 to 24 months.
    除了與家人視訊聊天媒體之外,避免讓18~24個月以下幼兒使用3C媒體產品。
  • For children ages 18 to 24 months of age, if you want to introduce digital media, choose high-quality programming and use media together with your child. Avoid solo media use in this age group.
    若家長想要讓18~24個月幼兒接觸3C媒體產品,也要慎選節目素材內容品質,同時要陪伴幼兒一起觀看使用,說明內容讓幼童能夠理解,而非放任幼童自己看。
  • Do not feel pressured to introduce technology early; interfaces are so intuitive that children will figure them out quickly once they start using them at home or in school.
    不要因為科技的日新月異而感到焦慮壓力而急迫地想要把這些3C產品給予孩童;這些產品的界面通常都非常直觀,一旦孩子們開始使用它們,很快就會明白如何使用,所以永遠不嫌晚。
  • For children 2 to 5 years of age, limit screen use to 1 hour per day of high-quality programming, coview with your children, help children understand what they are seeing, and help them apply what they learn to the world around them.
    對於2~5歲的孩子,每天限制使用3C媒體時間1小時之內。父母仍要為幼童慎選素材品質內容,也要陪伴孩子一起觀看,並指導他們幫助幼童將媒體素材內容轉換成現實生活的情境。
  • Avoid fast-paced programs (young children do not understand them as well), apps with lots of distracting content, and any violent content.
    避免快節奏的節目媒體素材(年幼的孩子也無法理解)、包含大量分散注意力的內容的軟體以及任何暴力內容。
  • Turn off televisions and other devices when not in use.
    不使用時請關閉電視和這些3C設備。
  • Avoid using media as the only way to calm your child. Although there are intermittent times (eg, medical procedures, airplane flights) when media is useful as a soothing strategy, there is concern that using media as strategy to calm could lead to problems with limit setting or the inability of children to develop their own emotion regulation.
    避免使用這些3C媒體作為讓孩子冷靜下來的唯一方法。儘管有時媒體作為舒緩策略是有用的(例如,醫療治療時分散孩童的焦慮疼痛、飛機飛行),但有人擔心,使用媒體作為鎮定策略可能會導致兒童無法發展自我的情緒控管能力。
  • Monitor children’s media content and what apps are used or downloaded. Test apps before the child uses them, play together, and ask the child what he or she thinks about the app.
    必須監控兒童所使用的媒體內容以及3C軟體。在孩子使用這些軟體之前應該先測試過,與孩子一起玩,並詢問孩子對這些軟體的看法。
  • Keep bedrooms, mealtimes, and parent–child playtimes screen free for children and parents. Parents can set a “do not disturb” option on their phones during these times.
    父母要規劃無3C媒體時間與場所, 例如用餐時間或搭車時,以及家中臥房不擺放3C產品。
  • No screens 1 hour before bedtime, and remove devices from bedrooms before bed. (Recommend no screens during meals and for 1 hour before bedtime.)
    睡前 1 小時不要看屏幕,並在睡前從臥室中移開這些3C產品。(對於醫療人員的建議則是希望告訴孩童家長在用餐期間和睡前 1 小時內都不要使用這些3C產品。)

引用:
Council on Communications and Media. “Media and young minds.” Pediatrics 138.5 (2016): e20162591.

《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 43 條規定「父母應禁止」兒童及少年「超過合理時間持續使用電子類產品,致有害身心健康。」,並在第 91 條規定「父母違反規定,會被處新臺幣一萬元至五萬元之罰鍰。」

《寶寶的頭怎麼總是歪向⼀邊︖⼩⼼「兒童先天肌⾁性斜頸」》 /台灣復健醫學會網站

新手爸媽在逗玩新生兒時,發現自己的小孩頭好像一直往某一側偏,甚至小臉蛋好像兩邊不對稱,如有任何疑慮,建議家長應請醫師進一步評估孩童是否患有「先天肌肉性斜頸」。

兒童復健科時常有孩童家長因為孩童的頭總是歪向一邊而來到門診求助。小兒斜頸的原因有很多種,如胸鎖乳突肌纖維化所造成的肌肉性斜頸、斜視引起續發姿勢性斜頸、骨骼性斜頸、神經性不正常肌肉張力導致斜頸等,其中,以肌肉性斜頸最常見。

先天肌肉性斜頸問題的發生率從0.3~2%都有文獻報告[1],男女性別與左右側肌肉罹患率約略相當。至於造成這個疾病的致病因有多種說法,包括胎位不正、產道受傷、遺傳、感染、或腔室症候群等,到目前為止沒有定論。 臨床上可觀察到的症狀有頭部傾斜向病灶側,頸部旋轉角度受限(頸部轉向病灶側的角度受限,因此會表現往健側旋轉),兩側的顏面肌肉不對稱,可觸摸到頸部腫塊。而這些臨床表現主要是由單側胸鎖乳突肌 (Sternocleidomastoid muscle,SCM) 纖維化與攣縮所造成的。這些症狀若持續下去甚至可能對顏面及脊柱發育造成不良影響。

兒童斜頸診斷

  1. 理學檢察:醫師可以觸診方式檢查胸鎖乳突肌是否有張力較強或局部腫塊。
  2. 以超音波掃描胸鎖乳突肌是否有纖維化及其纖維化程度,根據超音波觀察結果,可將胸鎖乳突肌纖維化程度分成四型 [2]。
  3. 必要時使用X光排除骨骼性問題。

復健科醫師會依超音波檢查結果與臨床症狀訂定治療計劃,通常第一型及第二型斜頸,早期復健治療有良好療效,並且建議每三個月至半年以超音波影像追蹤孩童頸部纖維化程度是否改善、變小或是轉型。 另外,許多研究指出,部分患有先天肌肉性斜頸的孩童在同側髖關節有發展性髖關節發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的可能關聯,因此提醒家長發現斜頸時,讓您的兒童復健科醫師也檢查髖關節的發育狀況。

兒童斜頸治療
在醫院的治療方面,復健科醫師及治療師會教導家長居家復健手法(被動牽拉伸展與主動動作訓練)及姿勢擺位治療之外,對於肌肉性斜頸孩童,會加上局部超音波治療,以深層熱效應促進肌肉纖維化位置軟化,進而幫助後續復健運動。另外,亦會給予頸部按摩治療 ,放鬆張力過高及纖維化之肌肉組織。

斜頸症居家復健手法
被動牽拉運動:躺姿牽拉包含兩個治療步驟,以左側斜頸兒童為例(頭部傾斜向左側、轉向右側),第一個步驟的牽拉方向為右耳靠近右肩,過程中需將孩童的左側肩膀固定好,以避免代償性動作產生; 第二個步驟的運動方向為頭轉向左側,需固定好孩童右側肩膀平貼床檯面,轉向時盡量讓左耳貼近左側床檯面。而抱姿牽拉,攜抱時家長一手固定孩子左手手臂及肩膀(斜頸患側),一手將孩子的頭側傾向右側(孩童右側耳朵靠近右邊肩膀),將孩子左側斜頸側拉開。建議每次牽拉伸展 5-10 分鐘,一天 3-4 回。

主動動作誘發訓練:當孩童3至4個月大頭頸部力氣較足夠後,可利用玩具誘發對側肌肉用力(以左側斜頸兒童為例,主動轉頭至左側或側傾至右側),讓寶寶主動做出矯正斜頸之動作,訓練對側肌肉使用,改善兩側肌肉平衡。

正確姿勢擺位訓練:由復健科醫師或治療師衛教正確擺位,原則上是讓矯正姿勢與疾病限制方向相反,因此需要轉向患側方向,側傾至好側方向。

例如:抱姿時以餵乳為例擺位注意患側在下,運用媽媽手臂撐開孩子頸部患側胸鎖乳突肌。 孩子睡覺時擺位盡量維持正中姿勢,可利用毛巾捲,將孩子的臉轉向斜頸側,頭後側毛巾捲要大捲一些,毛巾長度需足以支撐到孩子軀幹,避免孩子頭又輕易轉向健側。

然而,臨床上仍然有許多家長會擔心做錯頸部的治療方向,因此在門診會建議家長可以掌握讓矯正姿勢與疾病限制方向相反的「轉壞傾好」原則,或者,如果實在分不清楚哪邊是患側,雙側頸部的胸鎖乳突肌都交替做主被動伸展即可,這樣總比一直持續都做錯邊還來得有幫助。

資料來源:https://user149232.psee.io/3r2ndx

Reference:
1. Kaplan, S. L., Coulter, C., & Fetters, L. (2013). Physical Therapy Management of Congenital Muscular Torticollis: An Evidence-Based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FROM THE SECTION ON PEDIATRICS OF THE AMERICAN PHYSICAL THERAPY ASSOCIATION. Pediatric Physical Therapy, 25 (4), 348-394.
2. Hsu, T. C., Wang, C. L., Wong, M. K., Hsu, K. H., Tang, F. T., & Chen, H. T. (1999). Correlation of clinical and ultrasonographic features in congenital muscular torticollis. Archives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80 (6), 637-641.

父母如何與孩童談論「死亡」呢? /蔡育霖醫師

這的確是一件十分困難的課題。

先說說蔡醫師家的狀況好了,可能是因為家庭中敬愛的長輩親友在一年多前過世時,女兒曾看見爸爸感傷脆弱的一面,所以在小小孩的心裡似乎依稀有了對於死亡的認識。

然而,直到前一陣子女兒在某次睡前說故事時間 時突然抱著妻子跟我大哭,才明白到三歲多的小腦袋瓜裡已經有了死亡與分離的概念。(剛好幾天前去過十三行博物館,與閱讀到考古學掩埋相關的內容)

這類型的生命課題,蔡醫師一直認為與其避而不談,不如坦然真誠的與孩子聊聊。

幼兒的死亡概念發展階段,各學者定義皆不同。
Nagy (1948)用作文、繪圖與訪談研究 3-10 歲的兒童對死亡的感覺和想法,研究結果顯示: 3-5歲的幼兒認為死亡是暫時的、是一種分離,就如同到了外地旅行或是睡著; 5-9歲兒童將死亡擬人化,認為死亡是被死神帶走; 9歲以上的兒童對死亡則具有普遍性、永久性的理解能力。

瑞士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Piaget認為兒童死亡概念的認知發展可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 4-6歲,這個年齡的兒童自我中心很強,常把周圍的事物擬人化,認為所有的東西都是活的。第二階段: 6-7歲,認為會動的物體就是活的,不會動的就是死的。第三階段: 8-11歲,認為能夠產生自發運動才是活的,否則就是死的。第四階段: 11歲左右,開始具有成人一樣的死亡概念。 而綜觀上述,學齡前幼兒知道死亡是分離的、死亡是不能移動的,但這個階段的孩子自我中心很強,常把周圍事物擬人化,以為死亡只是暫時的想法,或將死亡擬人化現象,就像是睡著了,或是去旅行。所以,大人有必要給予明確的回答,以免幼兒混淆與誤解。

和孩子談論生死,會不會太沉重呢?
或許有人會問:「和孩子談生論死會不會太沉重?他們還那麼小!」殊不知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也經常會碰到死亡相關的議題,往往對於死亡的不理解,會造成孩子的恐慌與沮喪,然而坦然真誠的與孩子聊聊,幫助他們理解死亡這件事,才是幫助孩子真正了解死亡的正向態度。

應該如何向孩子解釋「死亡」?
蔡醫師認為這要視乎孩子的年齡段。對於年紀較小的孩子,他們的理解和認知能力不足,家長在提及親友離世時,可以用「他已經不在了」、「離開了」來代替「死亡」等字眼,可以讓孩子更容易理解。有信仰的家庭也可以依自己的信仰來向孩子說明死亡後的去向,例如家中長輩會說「變成小天使去天堂」。

建議父母自然地以開放的態度和孩子討論,如果家長特意隱瞞孩子,反而讓他們無所適從,使「死亡」彷彿變成禁忌的話題,讓孩子對於死亡產生負面想法。

與孩子談論生死時應注意的事

  • 選擇適當的地點與充裕的時間,會建議地點要清靜,言語用辭及肢體語言也很重要,給予孩子一個擁抱或誠懇的眼神都是十分重要的細節。
  • 了解孩子的認知及情緒發展,試著以孩子能夠接受的方式溝通。
  • 鼓勵孩子勇敢說出內心的感受和恐懼,並且誠懇接納孩子的疑問,用心回答。
  • 大人要坦誠表達自己對於死亡的悲傷,才能有同理心與交流。
  • 最後要讓孩子明白,他/她是被關愛的、被支持的。

關於死亡,大人隨時可在生活中對小孩機會教育,小至昆蟲、動植物, 大至寵物的生老病死。讓孩子平時累積正確的概念,真遇到至親有事故時,孩子接受的態度就會自然,才不會留下陰影。

願每個人面臨死亡的時候,能豁達、無所罣礙、無所恐懼,將死亡看待成生命中極為自然的一部分。

對於蔡醫師而言,愛是家庭中最重要的支持力量,愛是永恆、不會因為死亡而消失得無影無蹤,如果能在人生最後一刻感受到至親的愛,我將會帶著愛、喜樂與滿足,微笑離開。

兒童頭皮針(雷射針灸) /蔡育霖醫師

發展遲緩、自閉症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是兒童復健科早療門診最常遇到的問題。

早期療育的治療針對兒童認知發展遲緩、動作發展遲緩、語言及溝通發展遲緩、心理社會發展遲緩等問題給予復健幫助,希望及早發現並給予適當的療育,以改善發展遲緩的現象。

目前有越來越多的輔助醫療方式介入配合早期療育的治療,可加強治療效果的呈現,其中針灸是最常被應用與研究的治療方式。

WHO訂定針灸有效之適應症107種之中,包括了小兒發展遲緩,近期也不少研究指出針灸能有效改善自閉症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臨床症狀。[1] [2]

  • 頭皮針是什麼?
    以短針作用在頭皮上改善氣血循環並刺激相對應腦區幫助改善疾病。
    這樣的治療常見使用於腦血管中風疾病、小兒發展遲緩、失語症、注意力不集中、感覺、運動上功能不協調等相關問題。
  • 針在頭部會不會很危險呢?
    頭皮針的深度其實很淺,僅在頭骨上的肌肉、腱膜層,因為有頭骨的保護所以在蔡醫師的操作下是非常安全的,絕對不會針到大腦。
    但是,仍有些時機是不適合針頭皮針的,像是嬰幼兒年紀過小囟門尚未完全閉合或頭骨手術後的患者都是相對不適合的。

因此建議兩歲以上的兒童才考慮進行頭皮針治療,任何有頭骨切除減壓手術後、腦部有引流管放置、頭部有傷口未癒合情形都需要告知醫師,讓醫師能謹慎評估。

引用論文:
[1] Yau, Chuen Heung, Cheuk Long Ip, and Yuk Yin Chau.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scalp acupuncture on natal autism and regressive autism.” Chinese medicine 13.1 (2018): 1-11.
[2] Huang, Bo-ming, Chen-Hsien Yu, and Zhong-ren Li.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acupuncture intervention for children with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 10.5 (2012): 300-304.

新北市立土城醫院兒童復健早期療育特色醫療 /長庚醫訊 蔡育霖醫師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親心中最珍貴的寶貝,也是社會未來的棟樑。孩子的健康成長,不單只是身高夠高,體重夠重,更隨著其腦部成長影響著粗大動作、精細動作、認知語言、社會情緒、生活自理能力等表現。兒童的發展是一個連續的過程,會依循著與神經系統成熟相似的發展順序成長,但是在速率上卻有個別的差異性。所謂的「發展遲緩」是指未滿6歲的兒童因為各種不同的原因使其發展落後,因而沒有表現出在該年齡層應達到的發展里程碑,造成兒童的能力及行為表現與同儕相較之下明顯落後。

許多研究顯示,受發展遲緩影響的兒童越早開始接受復健療育越有成效。因為0~6歲是腦部發展最快速、發展潛力最大的時期。兒童早期療育提供身心發展遲緩、功能障礙等有特殊需求的兒童及其家庭一個早期療育整合醫療復健的服務,透過醫療、教育、社福等跨專業的團隊合作,以期能夠達到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及早期療育的目標。「兒童早期療育」的內容,包括:各種醫療復健、特殊教育、家庭支持、福利服務等整合介入,不僅能改善兒童減緩發展遲緩所造成影響,同時也提供家長所需要輔助。

近幾年來,政府及衛生機關大力推動發展遲緩兒的早期療育,為使早期療育服務更為完善,未來本院將規劃兒童早期療育發展中心,提供整合性的療育資源,經由跨專業的合作,將早期療育各專業人員結合起來,讓早期療育的工作能早日形成一個完善的制度。

本院從新生兒即開始篩檢,配合臨床及科學儀器進行定量定性評估;在療育部分,對於高危險群之新生兒從加護病房即開始早期介入,對於門診疑似遲緩個案也積極安排全面性評估並協助安排早期療育計畫,從物理治療、職能治療、語言治療、表達性藝術治療、心理、教育、社工等專業進行整合性介入。發展遲緩兒童的需求是整體性的,需要家庭、醫療、教育、社會福利的整體性合作。

孩子的發展,一生只有一次。親愛的家長,您對孩子的發展是否正常有疑慮嗎?請立刻諮詢本院復健科,不要因等待而錯過了孩子發展的黃金治療期。

資料來源:https://www.cgmh.org.tw/cgmn/category.asp?id_seq=2104013#.Y8L1Mv5BxD9

脊椎附近別用按摩槍-這些身體部位高頻敲擊反更受傷 /康健雜誌

近年來風行於健身界及運動界的按摩槍,在各式廣告大力宣傳下,也讓不少全身「頂叩叩」、肌肉痠痛的民眾忍不住想買一支回家試試。

然而,民眾畢竟不是對於醫學解剖熟稔的醫療相關專業人士,使用時一不小心就會因操作不當,對身體造成不良的影響。

按摩槍原理
所謂的按摩槍又可稱為「筋膜槍」,其主要原理是透過高頻震動,提供所謂的打擊(percussion)或振動(vibration)療法。 藉由按摩槍頭的來回震動,迅速向身體的肌肉組織施加壓力,可增加血液流向特定肌肉區域,促進組織血液循環,並進一步幫助減輕炎症和肌肉緊繃。

按摩槍的效用
研究指出,振動療法和按摩可有效地預防延遲性肌肉痠痛(DOMS,delayed onset muscle soreness),可有效降低運動後的疼痛,並在48小時內降低血清中的部分肌肉發炎指數。

另外,少部分研究顯示,運動前按摩,可幫助運動員增進運動表現並減少運動傷害。亦有研究指出,使用按摩槍進行深部振動按摩治療,可改善纖維肌痛症(fibromyalgia syndrome)的臨床症狀與生活品質。

儘管證據顯示使用按摩槍是有益處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對於按摩槍的具體研究以及它們提供打擊療法的振動和幅度,還沒有很多足以佐證的報告。

需注意事項
由於按摩槍可達到較深層的按摩治療,一不小心就可能產生傷害,因此在選擇適當的適應症與操作使用上,還是要小心注意以下幾個重點:

  1. 避免放置在不適合的位置
    由於其高頻震動的特性,應避免在關節、肌腱韌帶、小肌肉處使用,因為這些地方肌肉較少,血管、神經也較接近皮膚表層,高頻的震動,容易造成損傷。另外,頭臉部、頸部、脊椎附近或血管、神經較多處也需要避開以免造成傷害。
  2. 選擇適當的使用時機
    避開急性運動傷害、扭傷、拉傷時使用,此時肌肉正處於急性發炎狀態,不當的使用會讓患處受到過度刺激,造成反效果。另外,有皮膚傷口、局部感染症狀也須避免使用按摩槍。
  3. 特殊族群應避免
    在末梢感覺較差的糖尿病患者、凝血功能異常或是有在服用抗凝血藥物的族群,都不建議使用。另外,孕婦及幼童在未經專業指導時,建議避免自行使用。孕婦在部分穴位的刺激下可能引發子宮收縮反應,幼童需注意避免傷害發育中的骨骼、關節。
  4. 避免使用時間過久
    民眾常會誤認為按摩越大力、越有痛感效果就越好,然而事實上,疼痛反而會使肌肉反射收縮而更加緊繃。

建議使用按摩槍時,避免同一個點停留太久或太針對某一點,這會使得施打部位過於刺激而受傷。因此建議操作按摩槍時,每個部位、每次停留5 ~10秒,重複進行3~5分鐘即可。如果是接觸面積較小的尖形按摩頭,須留意其使用相較於球狀按摩頭,應更減少接觸時間。

雖說按摩槍可減輕肌肉緊繃的症狀,使用上也較不受場地限制,但按摩槍並不能取代伸展運動。

按摩是被動的按壓,伸展是對肌肉主動的延展,兩者都能減輕肌肉緊繃狀態,卻無法互相取代。 如果只是單純的按摩, 只能短暫而無法持續肌肉放鬆的效果。所以建議肌肉緊繃、柔軟度不佳的人,運動完可先按摩,但是接續的伸展運動非常重要,才能進一步促進肌肉的放鬆和肌肉在筋膜內的正常滑動。

資料來源: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blog/3789

小腹凸、腰酸可能是骨盆前傾 2動作「瘦」下來 /大紀元 健康1+1

明明努力做運動了,為什麼小腹瘦不下來?或是常常腰酸背痛?這些現象可能是骨盆前傾造成的,而現代人多有這一問題。別擔心,只要2個簡單的動作,就可以矯正骨盆。

小腹凸、腰酸和翹臀 都可能是骨盆前傾
根據《徒手治療》(Manual Therapy)期刊在2011年發表的研究,在男性中,只有9%的人骨盆是正的,85%骨盆前傾,6%骨盆後傾;而女性只有18%的人骨盆端正,75%骨盆前傾,7%骨盆後傾。

中西醫雙修的復健專科醫師蔡育霖指出,多數人都有骨盆前傾的問題,外觀多少可觀察到。站立時,最下方的肋骨會稍微凸出,腰椎往前凸,屁股很翹且小腹顯胖。若是坐姿,同樣是腰椎明顯前凸,同時有駝背、烏龜脖的症狀。只是,若要判斷是否為骨盆前傾,由醫師量角度仍是最客觀的檢查方法。

多數骨盆前傾的人不會出現不適症狀,因而這個問題常被忽略,通常都是患者不舒服前來就診,才發現是骨盆前傾。

常見的骨盆前傾症狀如下:

  • 下背痛、腰酸背痛。
  • 肩頸酸痛(因為姿勢不正確,造成胸背蜷縮,連帶影響肩頸)。
  • 不耐久站、久走時難以把腰挺直。
  • 膝蓋不適、退化(因骨盆前傾使膝蓋壓力增大)。
  • 體重標準,但小腹明顯較凸、臀部翹。

這些症狀不會一起出現,多是其中1至2種。若有上述症狀,也不一定是骨盆引起的,建議找復健科醫師或物理治療師檢查。

蔡育霖補充,有些說法指骨盆前傾也會造成便秘、經痛,但這兩者的病因很多,很可能與骨盆前傾無關。

4因素造成骨盆前傾 久坐、錯誤重訓最常見
造成骨盆前傾的原因,主要與臀肌和腹肌無力、拉長,以及髂腰肌和豎脊肌的緊繃、縮短有關。

蔡育霖解釋,當腹肌無力維持住骨盆的位置,會造成骨盆往前掉;後下方的臀肌若無力維持住骨盆,也會造成骨盆往前轉。另一方面,當前下方的髂腰肌緊繃,會把骨盆往前下方帶;後上方的豎脊肌收縮,則是把骨盆往後上方拉,因而造成前傾的狀況。

4種常見因素會造成上述肌肉失衡:
久坐:總是坐著的人,臀大肌長時間處於拉長與放鬆的狀態,腹肌也會無力。髂腰肌與豎脊肌則是長期縮短緊繃,導致腰痠及小腹凸。

錯誤的重量訓練:重訓裡容易導致骨盆前傾的是硬舉和深蹲。沒有兼顧核心肌群的錯誤姿勢,例如腰沒有挺直,臀部太翹、腹肌沒有用力且脊椎沒有維持中立位,可能造成下背及豎脊肌的肌群代嘗,代替出力,導致骨盆前傾。

長穿高跟鞋:穿高跟鞋時,大腿連到膝蓋處的股直肌會被拉緊,豎脊肌則是縮短,這都會使骨盆移位。

懷孕:腹肌被過度拉長而無法出力,為保持姿勢平衡,造成後背的豎脊肌縮短。

2組動作幫助肌肉平衡、矯正骨盆
因為骨盆前傾的根本原因是肌肉無力、過度伸展或是肌肉過度緊繃,有兩組簡單動作可以伸展緊繃的肌肉、訓練無力的肌肉,幫助肌肉平衡,從而矯正骨盆,改善小腹凸和腳痠背痛的問題。

蔡育霖提醒,做這兩組動作應量力而為,可慢慢增加次數,重點是不要受傷。

  • 屈膝伸展運動
    髂腰肌由髂肌與腰大肌所組成,它從人體腰椎和髂骨接到大腿內側,過度收縮會造成骨盆前傾,因此該動作目的為伸展髂腰肌。
    1. 採前弓後箭的姿勢,軀幹打直並微縮小腹。
    2. 屁股向前推,使後腳的大腿前側根部有伸展到的緊繃感。
    3. 維持10至30秒換腳,算為一次,每天各做10次。
  • 橋式提臀運動
    因長期久坐會造成臀大肌無力,該動作可加強訓練臀大肌。
    1. 平躺屈膝,腳掌踩地,雙手放鬆,手掌朝下平貼地面,腳與肩同寬。
    2. 微縮小腹,慢慢抬起臀部,大腿稍微用力,使身體呈一直線。
    3. 抬起後約撐住5秒,再慢慢放下回到躺平的動作算一次,一天共做10次。

當橋式提臀運動練到一定程度,可再做進階版:屈膝及腳掌踩地的部份變盤腿,兩腿交叉。因為骨盆前傾會造成髖關節往內旋,盤腿撐起來時,髖關節會往外旋,逹到矯正目的。

資料來源:https://www.epochtimes.com/b5/20/12/23/n12639185.htm

跳繩減肥比健走慢跑都好 還防骨鬆 教你正確做 /大紀元 健康1+1 / 新唐人

許多名人都分享過跳繩瘦身的方法,例如韓國藝人金厲旭就靠每天跳繩至少1000下,瘦了22公斤。跳繩是高效燃脂的減肥運動,並具有增肌耐力、不傷膝蓋等7大好處。

跳繩7大好處 燃脂、增肌耐力、不傷膝
復健專科醫師蔡育霖指出,跳繩是有氧運動跟肌力訓練的結合,可有效燃脂、增強肌耐力、訓練心肺功能且不易受傷。

1. 高效率燃脂,優於有氧舞蹈和慢跑
同樣都是運動30分鐘,據國民健康署資料,跳繩(包含快、慢兩種強度)燃脂效果遠勝於有氧舞蹈、游泳、騎腳踏車、打球、慢跑、快走等運動。運動消耗的熱量雖然與體重、強度皆有關,但跳繩確實能高效率的消耗熱量。

蔡育霖指出,1分鐘跳繩100至140下,持續30分鐘,可消耗約400大卡的熱量,還能達到類似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的效果。

高強度間歇訓練指高強度運動和休息交替進行的訓練方式。HIIT有超強的燃脂瘦身作用,還具後燃效應,運動結束後仍持續消耗更多熱量、燃燒脂肪。

心肺功能正常的青壯年族群適用這套運動方式,即使平時沒太多時間可運動,但只要每天快速跳繩半小時,燃脂效果遠比慢跑2至3小時好。

2. 增加骨質密度
跳繩的跳躍動作可刺激、活化長骨細胞,增加骨質密度。台灣國健署《骨質疏鬆症臨床治療指引》指出,每天跳繩50下,半年後可增加4%骨密度,有效減少骨質疏鬆的發生機率。

3. 提升肌耐力
跳繩可提升肌耐力,對全身的肌肉都有幫助,但主要仍著重在腹部核心肌群、大腿及小腿的肌肉。

  • 軀幹:臀大肌、腹直肌、腹外斜肌。
  • 小腿:比目魚肌、腓腸肌。
  • 大腿:臀部與大腿相連的膕繩肌、膝蓋上方的股四頭肌。

蔡育霖指出,跳繩主要是訓練下肢、臀部和腹部的肌肉,可讓體態變好,減少脂肪、改善較鬆弛的部位。上半身也能藉由跳繩維持一定肌力,因為手臂和肩膀的肌肉在甩動時,需要出力來固定姿勢。

許多女性會在意上手臂的贅肉,因女性的脂肪較容易堆積在手臂、頸後,造成所謂的蝴蝶袖、富貴包。只靠跳繩較難改善蝴蝶袖,但通過跳繩可有效燃脂,減少脂肪堆積,有助避免蝴蝶袖的產生。

4. 強化心肺功能
經由快速跳躍可有效增強心肺功能,使運動更持久,平時工作也不容易很快疲倦,效率更高。心肺功能良好也有助於避免各種心血管疾病。

5. 訓練平衡、增加身體協調性
長期跑步的人容易兩腳肌力不平衡,藉由跳繩可提升小腿肌力及腳踝關節的穩定,進一步增加身體協調性跟敏捷度。

近年來出現「空氣跳繩」,就較難訓練到身體整體的平衡和協調性。

空氣跳繩是指雙手握著沒有長繩的握把,而握把的一端是附有球狀物的短繩,手腕一面畫圓圈、一面原地跳躍。一般的跳繩因為有繩子,能夠讓身體維持在正確、固定的姿勢。而空氣跳繩少了繩子的限制,在重複跳躍時,姿勢就容易失衡。

6. 運動傷害風險低
跟慢跑、球類運動相比,跳繩的運動傷害風險非常低,且不容易傷膝蓋。

7. 器材便宜、方便性高
跳繩很便宜又好攜帶,加上運動空間小,是很適合在都市生活的人們從事的運動。

跳繩會讓小腿變粗嗎?運動前後3件事很重要

跳繩並不會讓小腿變粗而出現「蘿蔔腿」,但跳的過程會使用小腿肌肉,造成運動後出現肌肉充血腫脹,產生腿變粗的錯覺。

其實,跳繩前暖身、運動後確實拉筋、按摩可減緩小腿緊繃的感覺:

  • 暖身:跳繩前一定要暖身,花10分鐘拉伸肌肉即可。
    站立姿勢,腳板先向上勾,以伸展整條腿的後側肌肉;再踮腳尖,伸展小腿前側肌肉。
  • 拉筋收操:收操做10分鐘,以能伸展小腿肌肉的動作為佳,例如,手推牆並站弓箭步。
  • 泡熱水、按摩腳:增加血液循環,放鬆肌肉。

跳繩要循序漸進 3類人要留意
雖然快速跳繩可達到高強度間歇訓練,但剛開始跳的人最好循序漸進,尤其是體能較差者。

理想運動量是,讓你跳繩後出現的肌肉酸痛休息一天就恢復,這代表身體可負荷。若酸痛感超過一天,應等到身體恢復後,稍微減少運動量再漸進增加。

跳繩是安全的運動,腳部有舊傷的民眾,例如開過刀或受過傷,若有疑慮可以先請專業醫生評估。另有3類人跳繩時要特別留意:65歲以上的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平衡感特別差的人。

平衡感差的人容易跌倒,糖尿病患者因末稍神經感覺受損,不容易察覺到受傷,因此跳繩時都要小心。

老年人跳繩要循序漸進且量力而為,蔡育霖建議,先以1分鐘跳50至60下為目標,跳2分鐘休息30秒,一天約跳10分鐘就足夠。等身體習慣再慢慢增加次數,變1分鐘跳70至100下,時間拉長到20至30分,並維持該強度即可。再跳更長時間的效果不一定會較好,還可能造成肌肉酸痛和不舒服。

跳繩選對用具,時間避開飯前、飯後。

選擇好用具,能讓跳繩更安全。繩子重量落在200至300克即可,且繩子長度適中。理想長度是腳踩繩子中間,手拉繩子至身體前方剛好及胸,繩子太長、太短都會增加受傷風險。

跳繩不限空間,室外草地、跑道或室內木板地、水泥地都能進行。蔡育霖提醒,地面一定要平整,在水泥地等較硬的地面跳繩,最好穿有吸震能力、彈性好的鞋子,不能赤腳或穿拖鞋。

以自然站立姿勢進行跳繩,下肢微彎,跳時腳尖先落地,且不用刻意跳高。腳打直、腳後跟著地等動作,是容易受傷的錯誤姿勢。

飯前30分鐘、飯後一小時之內都不建議跳繩。因為激烈運動會造成血液循環流向四肢,影響消化。

資料來源:https://www.epochtimes.com/b5/21/4/2/n128532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