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治療

肩背疼痛案例

75歲的患者爺爺是蔡醫師過去在三重的患者,當時他是偶然因為剛好復健做完,來找蔡醫師幫他安排再次的復健。

以蔡醫師龜毛的個性,還是從頭到尾問了一遍他的病痛,整理了一下病歷的內容與快速做了超音波檢查,發現老先生因為右肩的疼痛,反覆地每週在診所以靜脈注射?類固醇與止痛藥的方式緩解疼痛。

?老實說,這樣治標不治本的方法真的無法改善他的臨床症狀,甚至有可能會造成身體上的一些副作用…

或許還年輕對於醫療仍有熱忱,抱持著救一個算一個的心態,在第一次見面時向他衛教了近半個小時,為了改變他錯誤的就醫習慣,自掏腰包幫他做增生注射治療處理他的慢性肌腱炎。好在這位爺爺是十分樸實且醫囑遵從性極高的病患,幾次門診下來,症狀明顯改善。

在某次的門診,習慣性地點開病患的健保雲端資訊,發現了許久之前他科檢驗的抽血報告有CEA(癌胚胎抗原)高於正常值與大便潛血的情況,一問之下患者說有回診他科但並未說明檢驗結果,剛好患者隔週要回大醫院某科(與原檢查醫院及科別都不同)回診,雞婆如蔡醫師,便手寫了一張紙條請他攜至大醫院告知此檢驗結果,懇請對方醫師安排進一步檢查。
後來,這位爺爺滿臉笑容地來到蔡醫師門診,開心地跟我說要好好地感謝我,說是好險我有幫他發現這個問題並熱心地寫了紙條給他大醫院的醫師,他的醫師一看到他的狀況立刻轉給了直腸外科,在直腸鏡檢查下發現了十多顆的息肉,並且做了息肉切除術避免了病情的惡化,目前等待病理報告。
蔡醫師笑著回答他,我只是做我應該做的事,雖說是一位復健專科醫師,但不能只關心病患局部疼痛的問題,醫師是醫病也醫人,跨科合作是很重要的。 並且對爺爺說,是您的大醫院醫師真的很讚,有重視我寫的紙條,也幫您安排最快的檢查治療處置; 然後,也是因為您自己有認真重視我對您所說的狀況跟大醫院的醫師說啊,這是您自己修得好有這個福份。說來難過,曾有患者不在意蔡醫師提醒他科進一步檢查的建議,最後回過頭來發現腫瘤已經多處轉移…

蔡醫師在此感謝醫界許多優秀前輩同道的幫忙,讓患者能得到良好的診斷與治療。

手腕痛案例

36歲家住台北市的林先生,是銀行的中階主管,幾次重訓硬舉後,開始有手腕痛、手腕痠脹感,手腕小指的背側處有局部壓痛感,本來不以為意,想說過幾天應該就會好,沒料到卻開始出現手腕無力,連扭毛巾都會疼痛,手部活動時關節發出卡卡聲響。
林先生後來在超音波檢查下被診斷為三角纖維軟骨受損,並且接受高濃度葡萄糖水增生治療 ,蔡育霖醫師以超音波導引注射方式精準注射於患處,並且幫助患者有效改善疼痛與韌帶的修復。

運動傷害

舞蹈膝痛案例

小美是個12歲的小舞蹈家,對自己要求極高練舞十分認真,可說平時不是在練舞就是在前往練舞的路上。

這次主訴為 練舞跑步跳躍時雙膝疼痛,因為這個問題她輾轉被轉介至蔡醫師的門診。 她從起初的隱隱作痛到來求診時的踮腳膝出力有撕裂痛感,理學檢查按壓髕骨肌腱下緣連接脛骨粗隆處有明顯的壓痛合併局部腫脹,原地重複跳躍症狀加重,因此立即幫她安排了一個Xray檢查。

Xray影像如附圖,可以明顯看到脛骨近端粗隆骨裂縫隙,最後綜合診斷為青少年膝前疼痛-奧斯戈德氏病。

奧斯戈德氏病 Osgood-Schlatter Disease 是發生於成長發育中的青少年膝蓋疼痛疾病。

主因是青少年處於發育階段,小腿脛骨的生長板尚未癒合,因為高強度的跑跳類型運動導致髕骨肌腱反覆過度拉扯脛骨粗隆上的附著點,導致脛骨粗隆上的二次骨化中心的慢性撕裂傷。

好發於9-15歲屬於快速生長期之青少年,其中常運動的小男生發生率較高,多為單側發作,少部分會是雙側發作。風險因子為患者過度參與各種運動的訓練,常見於需要反覆跑跳的運動項目。臨床上常需要與髕骨肌腱炎(Patellar tendinitis,又稱 跳躍者膝)、Slinding-Larsen Johnsson氏疾病、 膝關節皺褶病變 (plica syndrome)、 股四頭肌肌腱撕裂傷 等去鑑別診斷。

?傳統治療上主要以保守療法為主,急性發作時避免劇烈活動並且適當的休息,可在局部冰敷減輕疼痛並配合復健電療與口服藥消炎止痛藥物來減輕疼痛,等症狀緩解後循序漸進增加訓練運動量並且改給予些許熱療幫助循環增加組織修復。然而此治療過程往往十分耗時,甚至影響許多年輕運動選手訓練與比賽的準備時間。

?遇到這個狀況時,會建議考慮 增生療法 ?幫助加速組織修復的時間,常用的增生療法內容物為高濃度葡萄糖液,不含類固醇或其他消炎藥,可促進受傷組織的修復,且在超音波導引注射下能目標明確地針對髕骨肌腱附骨點的修復生長。

?注射後可先做股四頭肌的等長(isometric)與同心(concentric)肌力訓練並且適當地伸展,等疼痛症狀緩解後循序漸進增加肌力的訓練與本體感覺訓練,最後才是考慮專項的訓練。

膝內側韌帶撕裂案例

30歲家的何先生是位帥氣且健美的瑜珈老師,因為工作關係,在做腳背頭的動作時不慎受傷,到蔡醫師門診以超音波檢查發現到膝蓋的內側副韌帶已經產生了撕裂傷。
韌帶是跨越關節並用以連接關節兩端骨骼的關節外(extra-articular) 結構, 它們的結構由緊密排列的膠原束組成,沿著韌帶的縱軸幾乎平行排列,因此能夠抵抗拉伸負荷。韌帶的作用是提供被動穩定性並引導關節往可動的方向活動。當外力被施加於關節試圖將骨骼移動到不正確的方向時,在關節間隙被打開的那側的韌帶將會承受被動張力。 當負荷過多而神經系統提供的動態關節穩定性不足時,韌帶內的膠原纖維就會產生損傷,導致急性韌帶扭傷。韌帶扭傷的嚴重程度從僅幾根纖維的撕裂到韌帶完全斷裂,後者的韌帶連續性及其穩定作用完全喪失。 根據撕裂的纖維數量和隨後的關節不穩定程度,韌帶扭傷分為三個等級(如圖示),每個等級代表損傷嚴重程度的增加。
Grade I 一些膠原纖維的破壞
Grade II 相當比例的膠原纖維被破壞
Grade III 完全破壞所有膠原纖維

急性韌帶扭傷的處理包括了初始緊急處置,以盡量減少出血和腫脹。而對於第一級和第二級韌帶扭傷,後續治療著重在促進組織修復(復健儀器治療幫助修復)、防止關節僵硬、防止進一步損傷及增強肌力以提供關節的動態穩定性。部分韌帶撕裂中的膠原蛋白癒合需要幾個月的時間,使用護具或貼紮有助於防止再次受傷,從而促進早期重返運動。隨著受傷風險的增加,後續的復健治療(尤其是神經肌肉訓練) 的繼續是十分重要的。有多達三分之一的人在急性踝關節扭傷一年後仍持續疼痛和主觀不穩定,且在三年內發生再次扭傷的機率也超過的三分之一。第三級韌帶扭傷的治療可以是保守的也可以手術修復。例如,膝關節內側副韌帶和踝關節外側韌帶可以通過完全或部分固定進行保守治療。也可以通過手術重新連接撕裂韌帶的兩端,然後將關節完全或部分固定約6週。而在某些情況下(例如膝前十字韌帶斷裂),撕裂的韌帶組織不適合初級修復,就可能需要手術韌帶重建。

近年來復健科對於韌帶這些軟組織損傷有新的治療方法,我們運用增生療法幫助患者加速受傷組織的修復。增生療法 (prolotherapy) 是把具有促進修復的物質(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RP)或可引導生長因子前往受傷處的物質(高濃度葡萄糖水)注射到受傷的組織,達到啟動修復的目的。復健科醫師可藉由理學檢查及影像檢查(例如超音波、核磁共振)找出軟組織受傷的精確位置,並於臨床治療上運用超音波導引注射的技術,將這些幫助修復的「增生物質」精準地注射至受傷處。常見的增生物質包括高濃度葡萄糖、自體血小板製劑 (platelet-rich plasma),高濃度葡萄糖可以在慢性受傷的組織處,引發微小的發炎反應,可間接幫助生長因子前往受傷處;而自體高濃度血小板製劑(PRP) 本身含有大量的生長因子,可直接促進組織生長。兩者增生劑的注射對於韌帶損傷的治療都是很好的選擇,可提供手術治療外的另一種進階治療選擇。

兒童早療

自閉症案例

4歲的小凱是自閉症的患者。臨床上他的表現有語言發展遲緩、社交障礙、重複性動作,以及難以和他人建立情感等。

一般來說,嬰兒在剛出生時大腦中包含大約有1000 億個神經元。大腦皮質層的神經突觸密度在出生後迅速增加,在 1 至 2 歲時達到高峰,比成人水平高出約 50%。隨著我們學習和成長,神經突觸密度在青春期急劇下降,然後在成年期穩定下來,我們的日常生活經驗加強了最相關的神經迴路,而其他迴路則減弱與消失,將粗糙的神經網路修剪成成熟的功能性迴路。這些迴路的消除過程是形成健康、適應性大腦的關鍵。

許多研究指出,這個修剪過程的錯誤會導致某些神經系統疾病的產生,例如思覺失調症(schizophrenia) 或 自閉症類群障礙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這個修剪過程,就像修剪玫瑰叢一樣,移除較弱的結構會將資源重新分配給剩餘的結構,使它們變得更強壯和更穩定。

兒童斜頸案例

1歲小宥的爸媽在與他玩時,發現小宥的頭好像一直往某一側偏,甚至小臉蛋好像兩邊不對稱,於是來到復健科蔡醫師的門診就診。
兒童復健科時常有孩童家長因為孩童的頭總是歪向一邊而來到門診求助。小兒斜頸的原因有很多種,如胸鎖乳突肌纖維化所造成的肌肉性斜頸、斜視引起續發姿勢性斜頸、骨骼性斜頸、神經性不正常肌肉張力導致斜頸等,其中,以肌肉性斜頸最常見。先天肌肉性斜頸問題的發生率從0.3~2%都有文獻報告,男女性別與左右側肌肉罹患率約略相當。至於造成這個疾病的致病因有多種說法,包括胎位不正、產道受傷、遺傳、感染、或腔室症候群等,到目前為止沒有定論。 臨床上可觀察到的症狀有頭部傾斜向病灶側,頸部旋轉角度受限(頸部轉向病灶側的角度受限,因此會表現往健側旋轉),兩側的顏面肌肉不對稱,可觸摸到頸部腫塊。而這些臨床表現主要是由單側胸鎖乳突肌 (Sternocleidomastoid muscle,SCM) 纖維化與攣縮所造成的。這些症狀若持續下去甚至可能對顏面及脊柱發育造成不良影響。

兒童斜頸可藉由(1)理學檢察:醫師可以觸診方式檢查胸鎖乳突肌是否有張力較強或局部腫塊(2)以超音波掃描胸鎖乳突肌是否有纖維化及其纖維化程度(如圖示),來診斷。在醫院的治療方面,復健科醫師及治療師會教導家長居家復健手法(被動牽拉伸展與主動動作訓練)及姿勢擺位治療之外,對於肌肉性斜頸孩童,會加上局部超音波治療,以深層熱效應促進肌肉纖維化位置軟化,進而幫助後續復健運動。另外,亦會給予頸部按摩治療 ,放鬆張力過高及纖維化之肌肉組織。

© Copyright - 睦霖復健科診所
- design by Morcept